第112章 我们,不怕! 大明:落榜后,我状告老朱十宗罪
张皓月猛地转身,墙上的木炭灰簌簌落下。
莱芜铁矿是他们最后的铁器来源,朱元璋显然是铁了心要断他们的臂膀。
“李文忠的动作倒是快。”张皓月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看来应天府那位,是真想借这蝗灾,把咱们困死在济南。”
话音未落,角楼的木门被撞开,一个浑身是泥的斥候连滚带爬地衝进来,甲冑上还沾著几片蝗虫的翅膀:
“元首!泰安府传来急报,知府开城降了!李文忠的军队打著『驱蝗靖妖』的旗號,已经占了城,还把咱们派去的农技员……钉在了城门上!”
赵康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
那些农技员都是张皓月亲自挑选的老农,带著新编的《捕蝗要术》指导百姓灭蝗,里面的法子是张皓月结合后世知识改良的。
深挖沟,开水灌,养鸭啄。
原本是对付蝗灾的利器,现在却成了“妖术”的罪证。
“李文忠还贴了告示。”斥候的声音带著哭腔,“说只要济南开城投降,交出元首您的首级,他就『代天行道』,驱散蝗灾……”
“放屁!”
王二麻子不知何时闯了进来,弯刀“噹啷”一声剁在案上,劈碎了半块窝头。
“那狗日的根本不是驱蝗,是纵容士兵抢粮!俺昨天追上的那队锦衣卫,马背上驮的根本不是铁料,是从泰安府抢来的新麦!”
张皓月没说话,只是走到窗前,望著城外灰濛濛的天空。
远处的田埂上,已经能看到零星跳跃的蝗虫,像一个个黑色鬼魅。
他知道,朱元璋要的不仅是济南城,是要借著这场天灾,彻底撕碎“新大明”的根基。
让百姓相信,没有皇帝,连吃饭都成了奢望。
“赵康,”张皓月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通知各乡,把《捕蝗要术》里的法子刻成木牌,插在田埂上,让识字的人每天在村口宣讲。”
“王二麻子,”他转向骑兵统领,“你带五百人,换上百姓的衣服,混进逃难的人群里,查清莱芜铁矿被劫的真相,顺便……把李文忠抢粮的证据带回来。”
王二麻子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俺明白!得让那些被蒙在鼓里的百姓看看,到底谁才是吃人的恶鬼!”
两人领命而去,角楼里只剩下张皓月一人。
他重新拿起木炭,在地图上蝗群最密集的地方画了个圈,然后闭上眼睛。
【民心值:78542】
【可兑换:改良型马拉捕蝗机图纸(需50000),抗蝗病麦种(需30000),《天工开物》节选(基础冶金篇)(需80000)】
脑海里的系统面板一闪而逝。
民心值的增长全凭百姓的认同,而兑换的东西,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提供助力。
但他从不依赖这个,就像老村长说的,好麦子要经得住风雨,真正的根基,永远在田埂上,在百姓的心里。
“就换抗蝗病麦种。”
张皓月睁开眼,木炭在圈外画了个箭头,指向济南周边的沃土。
朱元璋想用天灾灭他,他就偏要在灾年里种出粮食,用实打实的收成,砸碎那套“天命所归”的鬼话。
三日后,济南城外的打穀场上,挤满了惶恐的百姓。
一个留著山羊鬍的儒生冷笑著站在土台上,手里举著本《论语》,唾沫横飞地宣讲:
“《春秋》有云,蝗灾者,皆因政令失德,上天示警!张皓月逆天而行,废除科举,均分土地,此乃取死之道!若不速杀此獠,献祭於天,不出三月,山东將颗粒无收!”
台下的百姓窃窃私语,有人攥紧了手里的锄头,有人则露出了动摇的神色。
一个抱著孩子的妇人忍不住哭出声:“俺家的三亩麦子昨晚全被蝗虫啃光了,再不想办法,孩子就得饿死啊……”
“哭什么!”山羊鬍猛地將《论语》往桌上一拍,“此乃天数!只要咱们绑了张皓月,去应天请罪,太祖皇帝自然会降下甘霖,驱散蝗灾!”
“放屁!”一声怒喝从人群外传来。
王二麻子骑著匹瘦马,身后跟著十几个扛著麻袋的士兵,拨开人群走到台前。
他一把夺过《论语》,撕成碎片扔进泥里,又一脚踹翻了土台:“你这酸儒,知道李文忠的军队在泰安府做了什么吗?”
士兵们解开麻袋,倒出的不是粮食,是一堆沾著血污的麦种,里面还混著几截断指,那是被抢走粮食的老农拼死从锦衣卫马背上拽下来的。
“他们根本不是来驱蝗的!”王二麻子指著麻袋,声音震得人耳朵疼:“他们把百姓的口粮抢光,还说这是『皇粮』!泰安府的刘老汉,就因为护著半袋麦种,被他们活活打死在打穀场上!”
人群里炸开了锅,那个哭著的妇人突然尖叫起来:“俺男人就是被抓去当民夫的,说去修什么『驱蝗坛』,现在连尸首都没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