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海边有消息传来了  大明:落榜后,我状告老朱十宗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

蕎麦刚在河南的地里抽芽,江南的急信就送到了应天。

负责江南事务的民代表方老栓在信里说,苏州、松江的地主们私下聚了好几次。

想恢復“佃租制”,还说“分地给流民,地都种坏了,不如还给地主,佃户交租,还能多收粮”。

有些地主甚至已经开始逼租种自己旧地的百姓退地,说“地本来就是我的,只是暂时借给你们种”。

张皓月看完信,眉头拧了起来。

江南是鱼米之乡,也是旧地主势力最集中的地方,他们握著大量的田產和財富。

新大明分地时,不少地主表面顺从,暗地里却把好地留给自己,把贫瘠的地分给百姓,现在见百姓把贫瘠的地种出了收成,就想抢回去。

“得去江南一趟。”张皓月把信递给赵康。

“你跟我去,木华黎留在应天,盯著边境和互市;王二麻子去福建,沿海的倭寇开始骚扰渔民,得帮他们建防御,组织渔船互助,別让倭寇把百姓的活路断了。”

赵康点点头,刚要去准备,瘸腿铁匠就来了,手里拿著个新造的水车模型:

“元首,您看这个!江南多水,这个水车能引水灌田,比人力快十倍!我已经让江南的铁匠铺赶造,您带去江南,百姓肯定能用得上!”

张皓月接过模型,看著木製的叶轮,心里暖了,不管是灭蝗的蝗耙,还是灌田的水车,都是百姓自己琢磨出来的好东西,这些才是新大明的底气。

他把模型放进布包:“好,我带过去,让江南的百姓也试试,让他们知道,靠自己的手,比靠地主的地,更能过好日子。”

三天后,张皓月和赵康到了苏州。

方老栓早在码头等著,他头髮都白了,脸上满是愁容:

“元首,您可来了!昨天松江的地主钱万贯,带著家丁把李家村的五亩好地给占了,还把李老栓的儿子打伤了,说『地是我的,你们种了半年,该还给我了』!”

张皓月跟著方老栓去了李家村。

村里的晒穀场上,几个百姓正围著一个受伤的青年,是李老栓的儿子李根,胳膊上缠著布条,渗著血。

李老栓坐在地上,手里攥著分地时的文书,眼泪掉在文书上:“这文书上明明写著,地分给我家了,钱万贯凭什么抢?”

旁边的百姓也跟著附和:“是啊!我们把地翻了、肥施了,现在要收了,他们就来抢!”

张皓月捡起文书,上面盖著新大明民议会的红印,字跡清晰:“李家村李根,分得耕地五亩,永为己业,他人不得侵占。”

他走到被占的地里,看见钱万贯的家丁正拿著锄头,把刚长起来的蕎麦苗往地里埋。

“住手!”张皓月喝了一声,家丁们回头,见是他,都停了手。

钱万贯从轿子里出来,穿著锦袍,手里拿著把摺扇,慢悠悠地说:“张元首?我还以为您不会管这些『小事』。”

“这地本来就是我钱家的,当年战乱时被流民占了,现在我只是拿回来,怎么就成『抢』了?”

“按《民约》,战乱时无主的土地,归耕种的百姓所有;有主的土地,若主人弃地逃走,超过三年,也归耕种者。”

张皓月指著地里的蕎麦苗,“你钱家弃地五年,是李根他们把荒地种成良田,这地现在就是他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