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祭祀朱元璋,天冷了,给朱棣加新衣! 我连襟是朱棣
朱高煦急得直跺脚,走到帐中地图前,指著皇宫坤寧宫的位置:“在坤寧宫西侧的假山底下,有个暗门,打开一看是条密道,直通城外的清凉寺方向!可我带人进去时,密道里只有些散落的脚印,早没了人影一估摸著朱允炆跑了有一阵子了!”
徐牧微微一愣,也是没想到,朱允炆居然逃走了。
明明自己已经第一时间,就让朱高煦去找朱允炆了。
还是让他给跑了!
虽然,知道朱允炆之后不会出现,但是,他活著,朱棣睡不好!
朱高煦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顺著密道进皇宫时,我在坤寧宫的偏殿里,还发现了一把剃刀,旁边还有件没来得及收拾的僧袍!这朱允炆,肯定是偽装成和尚跑了!”
“和尚?”
朱棣沉默了许久:“他倒机灵!知道扮成僧人道士混出城!”
而后,朱棣皱眉,语气也开始逐渐的不是那么友善起来:“若是让他逃到外地,振臂一呼,那些还没归降的官员或是勤王兵响应,岂不是又要生乱?”
帐內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张玉也跟著忧心道:“王爷说得是,朱允炆毕竟是前朝皇帝,若他活著,便是隱患。
不如即刻下令,封锁南京所有城门,搜遍全城的寺庙道观,把所有和尚都抓起来盘问!”
“好!就这么办!”
朱棣当即拍板,对帐外喊道:“传本王命令,关闭南京所有城门,严禁任何僧道出城!命各营士兵分片搜查,凡寺庙、道观,一律彻查,可疑和尚全部带回审问,不许遗漏一人!”
亲兵应声而去,帐內却依旧压抑。
朱允炆不死,这件事儿,就算是结束。
徐牧看著朱棣紧绷的脸色,沉吟片刻,上前道:“王爷,搜捕之事需紧,但还有一件事更紧迫!”
朱棣抬头看著徐牧。
徐牧继续道:“朱允炆失踪的消息若传开,百姓与宗室难免人心惶惶,甚至会有人藉机造谣,当务之急,还是需要明確一件事情,朱允炆已死!”
朱棣看向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下开口道:“哦?妹夫有何主意?”
“文华殿之前因混乱起过小火,虽已扑灭,但殿內仍有损毁。”
徐牧缓缓说道:“咱们可找一具与朱允炆身形相似的尸体,换上龙袍,放在文华殿的火场遗蹟中,对外宣称朱允炆自焚於文华殿,尸骨已找到。这样一来,既能安定人心,断了那些想借朱允炆之名作乱的人的念想,也能让各地勤王兵彻底死心。”
朱棣闻言,眼中一亮,隨即点头:“这主意不错!既掩人耳目,又能稳住局面。就按你说的办,让张玉去安排,务必做得天衣无缝,別让人看出破绽。”
“但王爷!”
徐牧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这只是权宜之计。朱允炆一日不找到,隱患便一日不除。”
燉了以电脑,他继续道:“咱们表面上宣称他已自焚,暗地里仍需加大搜捕力度,尤其是城外的寺庙、山林,以及通往杭州、苏州的要道,这些地方很可能是他的藏身之处,
毕竟他若真的逃出去,凭著前帝的身份,一旦联络上朝廷重臣,各地勤王兵再起,局势还是会动盪。”
朱棣深以为然。
朱允炆只要还在,就是一个麻烦。
必须要解决掉!
而后,朱棣看向朱高煦,语气越发的冷漠起来:“高煦,你没抓到人,接下来还要继续负责城外的搜捕,重点盯紧清凉寺、棲霞寺这些大寺庙,还有沿江的渡口,朱允炆若要逃远,大概率会走水路,务必要抓到朱允炆!”
“是!”
朱高煦本还因没抓到人鬱闷,听闻还有任务,抱拳应道:“父王放心!这次我定把城外翻个底朝天,就算朱允炆变成老鼠钻地洞,我也把他揪出来!”
隨后,朱高煦大步流星的离开。
帐外的风渐渐大了,吹得帐帘微微晃动。
朱棣走到帐口,望著南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朱允炆的失踪,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
徐牧的算计虽能暂时稳住局面,可只要朱允炆还活著,这根刺就始终拔不掉。
“传令下去,”朱棣的声音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明面上昭告天下建文皇帝自焚於文华殿;暗地里,全城搜捕不得鬆懈,凡有提供朱允炆踪跡者,赏黄金百两;若有藏匿者,诛九族!”
徐牧倒是想要安慰一下朱棣,但是,还是控制住了。
总不能告诉他,你放心好了,这辈子朱允炆都不可能出现了。
夜色渐深,南京城的街道上,燕军士兵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寺庙道观外更是重兵把守而文华殿的火场遗蹟处,张玉正带人悄悄布置尸体,试图用一场自焚的假象,掩盖朱允炆失踪的真相。
除了徐牧,朱棣的核心圈都清楚,这场搜捕,才刚刚开始,只要朱允炆一日未现身,
朱棣这辈子就別想睡个安稳觉。
朱高煦揣著满肚子鬱闷往大营走,他找了一下午,大半个晚上,別说朱允炆的影子,
连个沾边的可疑和尚都没抓到,只在清凉寺后院搜出半块带龙纹的玉佩,还没法確定是不是真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南京很乱。
他越想越慌,万一父王怪罪下来,轻则挨顿骂,重则怕是连兵权都要被收了去,脚步都不由得慢了几分。
刚走到帐外,就见徐牧站在廊下等他,手里还捧著件素色袍。
“怎么这副模样?跟丟了魂似的。”
徐牧笑著递过袍:“先把衣服穿上,这天寒地冻的,冻出病来可没法做事。”
朱高煦接过袍裹在身上,暖意顺著布料往骨子里钻,却还是垮著脸:“世叔,救我“救你什么?”徐牧隨口询问道。
朱高煦道:“我没抓到朱允炆,父王会不会怪我?”
这一波靖难打的实在是太顺利了,朱高煦基本上是没有表现机会,朱棣也没跟他说『勉之,世子多疾',这也让朱高煦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囂张。
“怪你什么?”
徐牧挑眉,引著他往帐內走:“倒也不至於,你好歹也是王爷的儿子,对於王爷来说,眼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比抓朱允炆还急。”
朱高煦一愣:“什么事?”
“你去库房看看,有没有明黄色的绸缎,再找最好的裁缝,连夜赶製一件黄袍出来。”
徐牧压低声音,目光落在帐外巡逻的士兵身上:“南京已定,宗室和勛贵都在等著燕王表態,天冷了,也该给燕王加件不一样的衣服了。”
朱高煦先是没反应过来,盯著徐牧的眼睛看了片刻,突然一拍大腿,鬱闷劲儿瞬间散了大半:“徐叔!您是说—让父王登基?”
“话不能这么说。”
徐牧笑著摇头,“是百官劝进,燕王顺应天意,只要燕王登基,成为大明正统,就算朱允炆真的逃出去,谁还会认他这个前帝?到时候別说勤王兵,就算黄观募来再多兵,也不过是乱臣贼子。”
朱高煦瞪大了眼睛:“是,这样吗?”
徐牧耸耸肩,气定神閒:“名分已定,就算是朱允炆出现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朱高煦点点头:“好,我这就去办事儿!”
“不急!”
徐牧顿了顿,又道:“你把黄袍准备好,再去联络几个勛贵,比如徐增寿、常升,让他们牵头,联合文武百官一起劝进。到时候燕王登基,就算是你没找到朱允炆也无妨,还怕父王怪罪你之前的事?”
朱高煦眼晴越听越亮,之前的焦虑一扫而空,当即站直身子:“世叔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库房找绸缎,再让裁缝连夜赶工,保证让父王穿上最合適的衣服!”
说著,他转身就往外走,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不少,连甲冑碰撞的声音都透著几分雀跃。
徐牧看著他的背影,只是耸耸肩。
朱棣登基是早晚的事,提前备好黄袍,既是给朱高煦一个立功的机会,也是给朱棣一个台阶,毕竟“奉天靖难”的旗號喊了这么久,总要有个名正言顺的收尾。
开玩笑,自己这个从龙之臣可是等著朱老四登基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