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朱棣亮剑,清洗朝堂! 我连襟是朱棣
第95章 朱棣亮剑,清洗朝堂!
李如林带著二十名衙役,直奔周府別院。
院门刚被推开,周明正坐在院里的石桌旁喝茶,见衙役们手持铁链闯进来,顿时嚇了一跳。
眼瞅著李如林走了进来,周明一拍桌案,色厉內荏地喝道:“你们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敢闯我周家的院子?我爹是周世昌,你们知府王强都得给几分薄面,你们也敢放肆!”
“周少爷,少拿周世昌说事!”
李如林有些想要笑,你是不是不知道周世昌被流放了?
当下,李如林冷冷的开口道:“不要忘了,你爹犯了国法,早被大人判了流放,如今轮不到他护著你!”
周明眼神变化:“你,你们想要干什么?”
李如林上前步,亮出中的拘票与口供:“我们奉王知府之命,拿你归案!”
周明露出了一个慌乱的表情,而后兀自镇定的看著李如林:“我,我所犯何事?”
李如林只是冷笑:“你教唆佃农闹事,说逼走王知府就免旧债,这是白纸黑字的供词,你还有什么话说?”
周明扫了眼口供,脸色一白,却仍硬撑著狡辩:“什么供词?都是假的!”
“假的?”李如林似笑笑的看著周明:“这供词摆在这,你说是假的?”
周明咬牙切齿道:“定是你们逼那些佃农写的!我根本没说过这话,你们这是栽赃陷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一边喊,还摆出了一个视死如归的表情。
李如林只是冷笑一声,淡淡的开口道:“把人带进来!”
隨后,衙役就带著佃农走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曾租种周家土地的老郑。
李如林衝著老郑拱了拱手:“老汉,供词上的內容,你还是说说看!“
老郑当即上前一步,高声道:“周明!你敢说没说过?前天你找到我,说只要我带二十个佃农去府衙闹,从前欠你家的三石地租就一笔勾销,这话是不是你说的?我当时没答应,你还威胁我说不闹就逼你家还双倍地租』,你忘了?”
周明没想到老郑会突然出现,眼神慌乱了一瞬,隨即恶狠狠地瞪著他:“老郑!你別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找过你?你是不是收了王强的好处,故意来害我?“
他想靠恐嚇让老郑退缩,从前周家也是说一不二,佃农们哪敢跟他顶嘴。
可这一次,周明的威胁没起作用。
除了老郑,足足有二十多个佃农。
其他的佃农也纷纷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年轻些的佃农攥著拳头道:“周明!你不光找了老郑,还找了我!你说王知府把粮种运走了,种不上地都是他的错,去闹就能让他滚蛋,你以为我们真傻?“
“就是!你们周家强占我们的,年年收重租,逼得我们卖卖!”
另一个佃农红著眼眶喊道,“如今王大人把田还给我们,还发粮种,你却想让我们去闹,毁了我们的活路—你安的什么心?“
话音刚落,其他的佃农七嘴八舌地控诉起来:“周家的地,本来就是我爷爷那辈被他们强占的!”
“去年我家欠了半石粮,他们就把我妹妹拉去当丫鬟,到现在都没回来!“
“周明还说“佃农就是贱骨头,不打不骂不听话”,你以为我们都忘了?”
周明被几十双愤怒的眼睛盯著,听著一声声控诉,腿肚子直打颤,再也没了之前的囂张。
他想往后退,却被衙役拦住去路,最终“噗通”一声瘫坐在地上,他的脸色煞白,他是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联络到这些佃农的。
这些人怎么就跟著朝廷一起说话了?
其实,这个诀窍也不难,主要还是下基层。
到了基层,接触久了,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理。
李如林看著眼前的场面,冷声道:“周明,证物证俱在,你还想狡辩?带!”
衙役们上前,麻利地將铁链套在周明身上,拖著他往外走。路过围观的佃农时,周明不敢再抬头,只能任由人指指点点。
与此同时,另一队衙役在刘洪昌的粮庄也顺利拿人。
刘洪昌的管家见衙役们来查封粮种,还想反抗,结果粮庄里帮工的佃农们直接围了上来。
其中一个佃农指著粮仓说:“这里面的粮种,都是刘洪昌从我们手里低价收的,还说要囤到春耕再高价卖!”
三日之后,李如林带著周明,刘洪昌等七八人回到府衙。
刚到门口,就见王强已站在那里等候。
王强看著被押过来的犯人,又看了看围在周围的百姓高声道:“诸位乡亲放心,这些人教唆闹事、囤积粮种,耽误大家春耕,按《大明律》本该重判!但眼下正是播种的要紧时候,我先將他们收押,等春耕结束再依法处置。“
顿了顿,他继续道:“至於他们囤积的粮种,已经查封,稍后就会分发给大家,绝不让大家误了农时!”
“多谢王大人!”百姓们齐声欢呼,有人甚至朝著王强作揖。
当官的他们见过了,不摊派就算是好的了,给他们发粮食种子,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李如林凑到王强身边,低声嘆道:“大人,还是您有远见,让佃农们跟著来作证,比咱们说一百句都管用。这下谁也不能说咱们抓人没道理了!”
王强摆了摆手,淡淡的开口道:“雕虫小技而已,好了,收押他们,写奏摺给皇上!”
街角的一个茶摊,那里两个穿著粗布短打的汉子正低头喝茶,看似普通,却时不时用眼角余光观察著这边。
王强只当是路过的货郎,没再多想:“今年的粮食生產不能耽误了,要加快速度!“
李如林点点头;“明白!”
王强不知道的是,那两个“货郎”正是朱棣派来的锦衣卫。
此刻,他们正悄悄將“佃农主动作证、百姓拥护王强”的场景记在纸上,等著入夜后,將这份满是“民心所向”的密报,快马送回应天。
南京紫禁城,谨身殿。
朱棣起了一个大早,上完了早朝之后,一份来自常州府的密报便被送到了朱棣案前。
纪纲躬身侍立,看著朱棣翻开密报,原本紧绷的嘴角渐渐扬起,眼中更是闪过抑制不住的喜色。
“好!好一个王强!”
朱棣將密报往案上一拍,声音里满是畅快:“士绅挑唆,他不等不乱,先抓头目;佃农作证,他当眾明法,还把粮种分给百姓,既断了士绅的诡计,又得了民心,这手段,比那些只会空谈的文官强多了!”
徐牧站在旁,闻含笑躬身:“陛下,这便是民所向。”
朱棣微微的点点头:“你说得对,民心所向,王强清查隱田,是为百姓夺田,发放粮种,是为百姓保春耕。他真心待民,百姓自然愿意为他作证,愿意拥护他。
3
徐牧道:“陛下,如今,王强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了,张、李至善可是要处理?”
“这些人的確是需要处理了!”
朱棣深以为然,手指轻轻敲击著密报上:“王强在常州府为朕稳住了民心,朕也不能让他背后受委屈。张紞、李至善这些人,暗中串联,煽动民变,妄图构陷忠良,他们以为朕不知道?以为朕还会像建文那样纵容他们?”
他抬头看向纪纲,眼神锐利如刀:“纪纲!”
纪纲立刻出列:“陛下!”
朱棣冷冷的开口道:“著锦衣卫即刻带人去拿李至善、张、李衡,王景—”
朱棣说了一连串的名字。
显然也是早就有所准备。
尚书、御史、侍郎。
一个又一个名字被朱棣吐了出来。
末了,朱棣冷漠的开口道:“一个都別漏!直接押入詔狱,严加拷问,他们口口声声自己是为了天下苍生?朕倒要问问,他们这串联构陷』,是为了哪门子的苍生?这分明是结党乱政!”
“臣遵旨!”纪纲躬身领命,转身就要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