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我想单独与这孩子聊几句。(求月票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68章 我想单独与这孩子聊几句。(求月票!!!)
两仪殿內,檀香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去。
李世民负手立於窗前,目光落在殿外渐沉的暮色中。
玄真人方才告退,那道消瘦的青袍背影似乎还残留几分无奈。
皇帝要他炼製丹药,他终究是应下了。
纵然心中秉持道法自然,深知金石之险,然天子之命,煌煌如天,由不得他这方外之人全然拒绝。
“丹鼎之事,凶险未卜……然陛下春秋鼎盛,龙体康健,或可藉此探求养生之辅,未尝不可……”
玄真人最终俯首的话语犹在耳边。
李世民知道,这已是这位颇有清名的道人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他並非全然篤信长生,帝王功业,山河社稷,才是他心之所系。
只是……人至中年,近年来偶感精力不似从前,对那渺茫的延年之机,终究存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念想。
这念头一起,另一道身影便不由自主地浮上心头——太子背后那个若隱若现的“高人”。
此人能教太子权谋,能测天机,其智近妖。
若他……若他对丹道养生之术亦有涉猎,或是能有更为稳妥、更高明见解?
李世民眸色深沉,手指无意识摩挲著腰间玉佩。
他躁动的心绪稍稍平復。
此事急不得,需寻个恰当的时机,与高明好生谈一谈。
或许,能从高明那里,得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王德趋步入內,躬身稟报。
“陛下,工部段尚书遣人来报,言及將作监下属一名匠户之子,年方十五,近日竟解决了弓弩院久悬未决的一处机括联动难题,使得新制神臂弩的上弦速度提升了半息,且更为省力。”
李世民闻言,眉梢微挑,转过身来。
工部……自太子辖制以来,倒是颇有些新气象。
他淡淡道:“哦?十五岁稚子,能解弓弩院大匠都束手之难题?可知其详?”
王德忙道:“回陛下,具体机巧,来人语焉不详,只说是那孩子观摩其父劳作,偶得灵感,以一套极精巧的连杆与偏心轮组替代了原先部分结构。段尚书已初步验看,確认有效,特此报知陛下与太子殿下。”
“连杆……偏心轮……”
李世民低声重复,这些词对他而言有些陌生。
但“神臂弩”、“上弦提速”、“省力”这几个词却听得明白。
军国利器,丝毫改进都殊为不易。
他微微额首说道:“知道了。太子那边,想必已得讯息?”
“应是如此。报信之人言道,段尚书已同时遣人往东宫呈报。”
李世民不再多问,挥挥手让王德退下。
心中那关於“高人”与丹药的思绪暂且压下,工部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倒让他对太子近日所为,又添了一分考量。
效率,实绩,这才是眼下最实在的东西。
东宫,显德殿。
烛火通明,李承乾正伏案批阅著由新法分类好的文书。
赤色標籤的边镇军报已处理完毕,黄色標籤的几份御史弹劾也做了硃批,此刻他正专注於青色標籤的钱粮审计文书。
新法施行后,效率確然提升,往日需至深夜方能理清的案牘,如今黄昏时分便可大致处理停当。
就在他刚批完一份关於漕运损耗的奏报时,殿外传来竇静略带兴奋的声音:“殿下!工部有好消息!”
李承乾抬起头,揉了揉因久跪坐而微感酸胀的右腿脚踝:“进来说。”
竇静快步走入,脸上带著掩不住的笑意,躬身道:“恭喜殿下!刚接工部段尚书急报,將作监弓弩院一名姓赵的老匠人,其幼子赵小满,年方十五,竟自行琢磨出一套巧法,改良了神臂弩的蹬踏上弦机构。”
“经测试,確能提升上弦速度,且更省力!段尚书已亲自验看,確认无误!”
“哦?”李承乾眼中骤然亮起光芒。
“此言当真?十五岁的孩子?”
“千真万確!段尚书信中言之凿凿,言道此子平日沉默寡言,唯好观摩其父及诸位大匠劳作,常於沙地上划写些旁人看不懂的图样。”
“此次便是他根据平日所见,提出以数根长短不一的铁桿与几个偏心轮组合,替代了原先那处颇为费力且易损的联动结构。”
“好!好!好!”
李承乾连说三个好字。
“孤日前在工部立规,果然见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是此等璞玉之才!”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推动“生產力”发展的理念,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萌发新芽,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兴奋之余,他立刻想到一人,心头没来由地一紧。
先生已被父皇召去两仪殿两日了……虽说只是整理文书,定立章程,可父皇会不会藉此將先生留在身边?
如今东宫势头正盛,先生又是自己最为倚重的臂助……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草般滋生,让他方才的兴奋彻底冷却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焦虑。
他踱步至窗前,望著宫墙外渐浓的夜色,眉头微蹙。
过了片刻竇静退出殿外,只剩李承乾一个人深思。
父皇是雄主,权衡之术炉火纯青,在此时强行调走自己身边得力的属官,实属不明智。
但……万一父皇真的看中了先生的才华呢?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无论如何,需得儘快见到先生。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期盼,殿外忽然传来內侍的通传声。
“殿下,司仪郎李逸尘求见。”
李承乾霍然转身,脸上瞬间阴霾尽扫,甚至带上了急切的喜色。
“快宣!”
李逸尘步履平稳地走入殿內,风尘僕僕,但神色依旧沉静。
他依礼参拜:“臣李逸尘,参见殿下。两仪殿文书整理事宜已初步完结,臣特来復命。”
“先生快快请起!”李承乾几乎是抢步上前,虚扶一下,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先生回来便好!两仪殿事务可还顺利?父皇……没有別的吩咐?”
他终究还是没忍住,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