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伯乐之音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电话那头传来的单位名称,让赵楼生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这个层级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迅速稳住心神,语气保持恭敬:“您好,我是赵楼生。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那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你们学校提交的关於申办高中部的报告,我们看到了。写得很有想法,数据扎实,规划也清晰,尤其是关於社会效益和稳定务工人员群体的分析,很有见地。”

赵楼生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臟砰砰跳动的声音,他强压激动,谦逊回应:“领导过奖了,我们只是基於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初步探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探索的方向是对的。”对方肯定道,“孙胜利同志(孙科长)之前也跟我们简单匯报过你们学校的情况。你们在生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成果,很不容易。报告里提到的『衔接教育』和『阳光摇號、就近入学』理念,也符合促进教育公平的大方向。”

电话持续了將近十分钟。对方询问了几个细节问题,主要是关於师资储备的落实、资金保障的具体方案以及未来教学质量的管控措施。赵楼生依据扎实的准备,一一对答如流,既不过分夸大,也不妄自菲薄,始终围绕著“规范办学、特色发展、社会责任”的核心。

最后,那位周处长说道:“民办高中是新生事物,市里的態度是既鼓励探索,也严格把关。你们的报告很有价值,我们已经收录,作为后续研究制定更细化政策的参考之一。你们区里这边,也会组织专家进行初步论证。你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夯实基础,把初中部办得更好,这是申办高中最硬的底气。”

“是!请领导放心,曙光学校一定脚踏实地,不负期望!”赵楼生郑重承诺。

掛了电话,赵楼生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才发现手心竟然微微出汗。这不是正式的批覆,甚至不是承诺,但却是一个极其强烈的积极信號!意味著曙光的报告不仅入了区里的眼,更引起了市一级相关部门的关注!

他立刻將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核心团队的几个人。办公室里瞬间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连日来的熬夜奋战、绞尽脑汁,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的回报。

“太好了!这下有盼头了!”刘老师激动地拍著桌子,眼镜都快滑下来了。

林静眼中闪著泪光,用力点头:“孩子们……孩子们真的有希望读高中了!”

张天胜则更加务实:“市里都关注了,区里的论证我们更得重视。我得再把財务数据核对一遍,確保万无一失!”

团队的干劲被彻底点燃。如果说之前是摸著石头过河,现在则是看到了对岸的灯火,方向更加明確,脚步也更加坚定。

赵楼生没有沉溺於喜悦,他深知,上级的关注既是机遇也是压力。曙光必须做得更好,不能出任何紕漏。他进一步加强了內部管理,狠抓教学常规,甚至开始著手制定更详细的教师绩效考核和培训提升计划。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周处长提到的“专家论证”。他通过孙科长和街道陈主任,委婉地打听可能参与论证的专家名单和他们的学术倾向,不是为了走关係,而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准备答辩材料,確保沟通时能切中要害,高效地展示曙光的价值。

这个过程,让他意外地接触到了另一位关键人物——沪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郑怀古教授。郑教授是本市教育界的资深学者,理论功底深厚,据说在政策諮询领域很有影响力。但风评有些两极,有人说他学究气重,比较固执,也有人说他其实惜才,只是对学术標准要求极高。

赵楼生没有贸然拜访,而是让刘老师以请教学术问题的名义,预约了一次去沪东师大旁听郑教授讲座的机会。

讲座的主题是“教育公平与质量平衡”。郑教授观点鲜明,强调公平不能牺牲质量,扩大教育供给的同时必须守住师资和管理的底线。这恰好与赵楼生“既要公平也要质量”的理念不谋而合。

讲座结束后,赵楼生抓住机会,上前简短地做了自我介绍,並就民工子弟学校如何在不具备资源优势的情况下保障教学质量,提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