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风起青萍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直接质疑曙光高中存在的价值。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赵楼生身上。

赵楼生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他站起身,环视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

“周副校长的问题非常关键。首先,我想澄清一点,曙光高中如果获批,绝不会以『抢夺』优质生源为目標。我们的招生范围將严格限定在学校周边社区,阳光摇號,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我校初中毕业生和周边务工人员子女。这与育才中学等优秀学校的生源並不衝突。”

“其次,关於教育质量。我们认为,质量不等於单纯的升学率,更在於育人成效。曙光的目標,是让这些原本可能失去升学机会的孩子,能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本身就是对全区、全市教育质量和社会稳定的提升。一个多元、包容、各具特色的教育生態,才是健康的教育生態。”

“最后,”他看向各位专家,“我们坚信,有教无类,每个孩子都有潜能。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或许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彩。这本身,就是教育最大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既化解了对方“抢夺资源”的指责,又升华了自身存在的意义,格局开阔。

会议室內一片寂静。几位专家交换著眼神。

突然,一直沉默的郑怀古教授清了清嗓子,开口了:“我补充一点。我看过曙光学校的报告和成绩数据。在生源起点远低於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进步,恰恰说明其教学和管理是有效的,是『增效』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只看顶端,也要夯实基底。促进底部崛起,本身就是提升整体质量的重要一环。多元评价,特色发展,是未来趋势。”

郑教授的话没有明確支持谁,但其学术权威性,无疑为赵楼生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回应了周副校长关於“拉低整体质量”的质疑。

周副校长脸色微变,不再说话。王老板更是插不上话了。

孙科长见状,適时地宣布论证会结束。最终结果,需经局里综合评议后另行通知。

走出教育局大楼,刘老师后背都被汗湿了,心有余悸:“好傢伙,这哪是论证会,简直是鸿门宴啊!”

赵楼生面色平静,眼神却格外明亮:“是鸿门宴,也是试金石。至少,我们没输阵。”郑教授最后那几句话,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现实的打击来得更快。

几天后,张天胜焦急地找到赵楼生:“楼生,坏了!我们看中的那块原本想用来扩建高中部的閒置地块,突然被区里列入了一个什么『临时绿化用地』规划,暂停一切商业和教育用地审批了!”

几乎同时,刘老师也气呼呼地跑来:“赵老师,邪门了!我们看好的几个应届毕业生和退休老师,突然都打电话来说不来了!问原因都支支吾吾,不是说找到更好的,就是说家里不同意!”

接踵而来的坏消息,让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重。

赵楼生站在窗前,看著操场上无忧无虑奔跑的孩子们,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

论证会上的唇枪舌剑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开始。对手的报復,来得又快又狠,直接掐断了他在师资和土地上最关键的储备。

王老板的阴险,周副校长的“阳谋”,以及他们可能动用的人脉资源,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

风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澜之间。而这股风浪,已然扑面而来。

赵楼生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只有一种被激起的、冰冷的斗志。

“胜哥,继续留意区里其他的地块信息,哪怕小一点、偏一点也行。”

“刘老师,招聘继续,把范围扩大,重点看看外地师范院校和周边城市的退休教师。”

“另外,”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帮我约一下晚报的教育线记者李薇。有些事,或许该让更多人知道了。”

他不想挑起爭端,但也绝不会坐以待毙。既然有人想把路堵死,那他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凿出一条路来。

真正的商战和博弈,往往发生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而他这个重生者,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手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