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暗流与星光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一幕,冲淡了之前因对手打压而带来的阴霾。守护这些孩子的笑容和未来,才是他奋斗的意义所在。任何困难,与之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几天后,李薇的报导在《沪市晚报》教育版刊出,標题为《民工子弟高中的梦想与现实:机遇之门前的三重挑战》。文章客观剖析了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在申请高中办学资质时普遍面临的“土地之困”、“师资之惑”与“资金之渴”,引用了多位教育界人士的看法(包括郑怀古教授关於“教育公平需要实质性支持”的观点),也提到了曙光学校作为典型案例的近期遭遇,未点名却足以让知情者会意。

报导一出,果然引起了不少关注。网络上开始有討论的声音,区教育局的热线也接到几个市民电话,询问相关情况。压力,悄然转移。

这天下午,赵楼生接到了孙科长的电话。孙科长的语气有些复杂:“小赵啊,晚报那篇文章,是你提供的线索?”

赵楼生坦然承认:“李记者之前来採访过我们学校,这次是做一个普遍性调研,我们只是提供了部分实际情况供参考。”

孙科长在那头沉默了几秒,嘆了口气:“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不过,以后这类事情,最好先跟局里通个气。现在上面有人问起来了……也好,借著这股东风,你们那份报告,或许能更快提上日程討论。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自身一定要硬!绝不能出任何紕漏,尤其是安全和管理上,现在无数双眼睛盯著呢!”

“是!请孙科长放心,曙光一定严守规矩,不出任何问题!”赵楼生立刻保证。他知道,孙科长这是在点醒他,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他的“借势”行为。

媒体的关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盪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是一个意外的电话,来自一位本地的民营企业家。他在电话里表示,看了报导很受触动,愿意以个人名义向曙光学校捐赠一批崭新的电脑和图书,支持学校建设。

紧接著,之前婉拒的一位退休特级教师——钱老师,主动联繫了刘老师。钱老师坦言,之前是受到某方面压力才婉拒邀请,但看到报导后,觉得“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耽误孩子”,决定不顾压力,接受返聘邀请,出任曙光高中部(筹)的语文教研组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赵楼生对刘老师和林静感慨道,“我们做好自己,守住初心,总会有人看到,有人支持。”

然而,他並未放鬆警惕。对手绝不会轻易罢休。王老板和周副校长等人,在舆论关注下,暂时收敛了明面的动作,但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

赵楼生通过张天胜的渠道,隱约打听到明辉教育正在悄悄接触一些区的职能部门,似乎也在筹划一个“大型教育综合体”项目,意图不明。而育才中学则加大了对优秀初三毕业生的挽留力度,提供了更优惠的条件。

暗流仍在涌动。

但此时的曙光学校,经过一连串风雨的洗礼,內部凝聚力空前强大。老师们同舟共济,学生们努力学习,家长们的支持也更加坚定。赵楼生趁机强化內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將“浩然正气”与“专注学习”光环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让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坚韧不拔的气象。

周末,赵楼生去看望小雅。林静正在教她读古诗。“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小雅读得磕磕绊绊,却异常认真。

赵楼生心中一动,忽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教育如春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他看向窗外,夕阳如火,映照著这座充满生机与挑战的城市。眼前的困难依然很多,高中的资质尚未获批,对手虎视眈眈,未来的路布满荆棘。

但他相信,只要根须深扎土壤,只要方向不曾偏离,只要还有星光指引,曙光这棵春草,终將破土而出,蔓延成原野。

而下一场战役,或许就在不远处等著他。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是內心的信念,还有现实的资本。一个关於地產与教育结合的大胆构想,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