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声名渐起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这话让赵楼生心中一震。这几乎是明確的提携信號了!能得到郑教授这种级別学者的认可並在高端论坛上被提及,其分量远超媒体的一篇报导。
声名鹊起之下,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学生。第一届接受完整“衔接教育”和“全面培养”的初三学生即將毕业。他们的成绩不仅在本校歷史上创下新高,更有多名学生在原籍地的中考中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家乡的重点高中。捷报传来,校园沸腾。
赵楼生特意组织了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朴实的真情。
学生们表演了自编自导的小节目,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当那些即將回乡求学的孩子上台领取毕业证书时,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忍不住落泪。
一位考上家乡省重点高中的学生代表发言,他哽咽著说:“是曙光给了我信心,给了我方法,更给了我视野。无论我將来走到哪里,都会记得这里的老师,记得这里的梧桐树,记得赵校长告诉我们的话——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不仅仅是考出更高的分。”
这番话,是对曙光教育理念最动人的詮释。
典礼结束后,许多家长围住赵楼生和老师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著感谢——自家种的蔬菜、煮的鸡蛋、绣的鞋垫……礼物微不足道,却情意千斤。
赵楼生婉拒了大部分礼物,却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心意。
望著家长们殷切而信任的目光,看著孩子们自信而充满希望的脸庞,赵楼生感到肩上的责任前所未有的重大。声誉之下,更是千钧重担。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他回到办公室,窗外华灯初上。桌上是浦东新校区的规划草图和李先生那边传来的最新融资方案进展报告。
他知道,曙光已经贏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发展的空间,但未来的路依旧挑战重重。
如何將成功的模式固化、推广?如何应对必然隨之而来的更激烈竞爭?如何平衡公益初心与规模扩张所需的商业规则?
但他心中无比坚定。因为曙光最大的財富,不是声誉,不是政策,甚至不是资金,而是这批被点燃了內心火焰的孩子,和这支歷经锤链、信念坚定的教师团队。
声名之下,根基愈牢。他拿起笔,在规划图上郑重地写下四个字:不忘初心。
下一步,他將带著这份沉甸甸的收穫与责任,走向更广阔的论坛,也走向更具挑战的商海。曙光的故事,才刚刚进入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