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丰收的阴影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初夏,沪市的空气已开始变得粘稠湿热,梧桐树冠如盖,投下浓密的绿荫。

曙光学校內,瀰漫著一种特有的、混合著梔子香与紧张备考的气氛。五月將尽,第二个学年即將走向尾声,至关重要的毕业考试和试点高一班的期末考近在眼前。

校园里,隨处可见埋头苦读的身影。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们,脸上褪去了几分稚气,多了些对未来的憧憬与焦虑。

他们深知,这次考试不仅关乎能否顺利毕业,更决定著他们能否考入家乡的理想高中,乃至影响更远的人生路径。

而那个由三十多名“敢死队员”组成的试点高一班,更是迎来了首次“验货”大考,他们的综合成绩,直接关係到曙光高中部明年能否顺利通过最终验收,获得正式办学资质。

赵楼生穿梭於教室之间,他的步伐沉稳,但目光如炬,密切关注著师生的状態。在过去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曙光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这批孩子身上。

“衔接教育”已不是口號,而是细化到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的扎实行动。钱老师、刘老师带领教师们,深入研究各地考纲,精心编写適合学生基础的复习资料;“分层指导”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林静组织的“考前心理辅导”也悄然进行著,舒缓著孩子们的紧张情绪。

这天下午,赵楼生正在办公室里与钱老师、刘老师最后敲定考场安排和监考事宜,张天胜拿著一份財务报表,脸色阴沉地走了进来。他甚至没顾上和钱、刘二位老师打招呼,直接將报表递到赵楼生面前。

“楼生,出事了。”张天胜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一块冰砸在地上,“『沪江创投』和『兴浦资本』,刚刚几乎同时正式通知我们,决定退出对浦东新校区的后续投资。”

办公室里温暖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钱老师和刘老师惊讶地抬起头,他们虽不完全清楚具体投资数额,但也明白新校区建设耗资巨大,离不开外部资金支持。

“理由?”赵楼生接过报表,目光扫过那个巨大的资金缺口数字,表情看不出波澜,但指节微微发白。

“官方说法冠冕堂皇,”张天胜语速很快,带著压抑的愤怒,“『基於对宏观政策的审慎评估』、『战略性调整投资组合』、『贵校项目回报周期与本公司当前偏好不符』。但我在圈內的朋友透风,是『优科諮询』的吴天佑在背后精准发力。他不仅给了那两家无法拒绝的替代方案,还可能动用了一些关係,暗示了这个项目存在的『潜在政策风险』。他们甚至『大方』地表示,已投入的首期资金可转为借款,不催缴,给我们『周转时间』。”

这手段,极其高明且狠辣。並非违约,而是“商业决策”;並非逼债,而是“慷慨”展期。看似留有余地,实则一举三得:一是瞬间抽乾了曙光扩建最重要的资金血液;二是用债务锁住曙光,使其动弹不得;三是极大延缓了新校区的建设进度,为对手自己可能的布局爭取时间。杀人不见血,伤骨不见伤。

赵楼生沉默了几秒,空气中只剩下窗外知了聒噪的鸣叫。

他缓缓將报表放在桌上,对钱老师和刘老师说:“二位老师,考场安排就按刚才定的执行。需要回乡考试的学生一定要確保安全。资金的事,我来处理,你们集中精力,確保孩子们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这才是我们目前最硬的牌。”

钱老师和刘老师对视一眼,眼中充满担忧,但还是点了点头,默默退出了办公室。他们知道,校长肩上的压力,远非常人所能想像。

“银行信贷呢?”赵楼生问,声音依旧冷静。“堵死了。”张天胜抹了把脸,“能跑的银行都跑了。现在风声紧,对民办学校贷款收紧得厉害。而且,”

他声音更低,“我怀疑吴天佑可能也提前打过『招呼』了,几家原本有点意向的城商行,態度都变得非常曖昧和拖延。合规的路子,短时间內走不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