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职教新途 匠心初铸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会后,赵楼生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找到了李先生,並非直接要钱,而是勾勒了一幅蓝图:“李先生,如果我们能培养出您旗下地產公司急需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智能化楼宇设备维护人才,您是否愿意投资共建实训中心?”

李先生沉吟片刻,笑了:“楼生,你总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价值。这个投资,有意义。我投了!”

接著,赵楼生带著张天胜,亲自拜访了几家沪上知名的製造企业和4s店集团。他带的不是计划书,而是一份份精心准备的、针对该企业技术痛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曙光文化课质量的证明。

“王总,贵公司流水线上进口设备故障频发,维修等待周期长,成本高。如果我们能为您定向培养一批懂英语、能看图、精通机电一体化的维修员,您是否愿意提供部分淘汰下来的旧设备供学生拆解练手,並派资深工程师定期授课?”

“张董,您的4s店客户投诉率最高的是维修流程不透明。如果我们培养的学员不仅会修车,还懂客户沟通、会用电脑做检测报告分析,您是否愿意提前签订『预备技师』录用意向?”

他的精准切入和务实方案打动了这些企业家。

很快,一批虽陈旧但完整的教学设备运抵明诚学校,一批来自生產一线的“企业导师”走进了曙光的课堂。系统的“技能专精”光环也悄然生效,学生们在实操练习中显得格外专註上手更快,对技术细节的钻研精神也初步显现。

周末,赵楼生泡在明诚学校的实训车间里,和聘请来的老技师王师傅聊天。

王师傅看著正在反覆练习排故的张强,感慨道:“赵校长,这帮娃娃不一样,不光动手,还爱问为啥。那个叫张强的,上次愣是对著发动机图纸琢磨了一下午,把我问住了,后来还是我找了厂里的工程师才搞明白。”

赵楼生笑了:“王师傅,我们要的就是这股琢磨劲儿。不仅要他们会做,还要他们懂原理,能创新。”

一天下午,原育才学校的张校长,现在的集团顾问,忧心忡忡地找到赵楼生:“楼生啊,技工班是好,可好多家长还是觉得孩子没上大学矮人一等。这心里的坎,怎么过?”

赵楼生思考良久,决定在明诚学校举办一场特殊的“技能展示日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他不仅邀请了家长、企业代表,还特意请来了李薇记者和区里主管劳动就业的领导。

展示日当天,车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学生们穿著崭新的工装,操作著各种设备,眼神自信而沉稳。张强带领的小组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逻辑分析和仪器检测,快速定位並排除一辆轿车复杂的电路故障,其严谨流程和专业素养贏得了阵阵掌声。

在签约仪式上,赵楼生没有过多渲染前景,而是请上了几位合作企业的负责人。一位合资车企总经理拿著与曙光签订的人才预订协议,真诚地说:“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是能理解工艺、能优化流程、能解决问题的技术伙伴。曙光培养的,正是我们寻找的人才!只要能符合岗位要求,他们的起薪,將高於普通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

另一位4s店集团董事长则笑道:“以后谁再说职校生没出息,我第一个不答应!赵校长,您这可真是给我们雪中送炭了!”

台下,许多家长的眼神变了,从之前的疑虑、担忧,变成了惊讶、自豪,甚至憧憬。李薇的相机频频闪动,记录下这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瞬间。

夜幕降临,人群散去。赵楼生独自走在明诚学校的操场上,看著实训车间依旧亮著的灯火,里面传来学生们和王师傅討论技术问题的声音。他想起白天一位家长紧紧握著他的手,哽咽著说:“赵校长,谢谢您…给了俺娃另一条路,一条能走得踏实、走得抬头挺胸的路。”

【隱藏任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进度更新:首批校企合作订单班成功设立,实训体系初步建立,社会认知度提升】

【奖励预发放:『技能专精』光环效果提升,影响范围扩大】

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远处城市建设的轰鸣声。赵楼生知道,那里面需要无数扎实的技能作为支撑。曙光点燃的,不只是大学梦,还有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工匠之火。这条职教新途,或许刚刚开始,但星火已然点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