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巨舰待航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但他们也深知最大的风险在於——如果房子盖好了,曙光却因为政策或其他原因无法兑现入学承诺,或者学区划分发生变化,他们投入的天量资金將面临巨大风险。
因此,他们迫切希望用金钱撬动,与曙光进行深度绑定,甚至试图获得某种程度的保障或承诺。
巨大的利益蛋糕摆在眼前,仿佛只要松一鬆口,就能轻鬆化解资金困境,甚至个人也能获得难以想像的財富。
深夜,赵楼生再次独自面对这些诱人的方案。只要他点头,不仅曙光会获得充足的资金髮展,而他个人更可获得丰富到离谱的財富!空气中似乎都瀰漫著资本灼热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他看穿了其中的陷阱:一旦让这些纯粹逐利、追求快周转的资本介入,他们必然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最大化利润而抬高房价,將房子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彻底背离“曙光教育公平”的初衷。
更严重的是,將入学资格与这些天价商业楼盘强行捆绑,不仅政策风险极高,更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公平性质疑,这將彻底摧毁曙光赖以立足的公益形象和口碑!
他再次拨通了李先生的电话。还是在那个安静的茶馆。
“李兄,又来了几家,条件更夸张。”赵楼生揉著眉心。
“我也接到了几个电话。”李先生苦笑,“都快把我们当唐僧肉了。但他们怕的是什么?怕的就是我们曙光不点头,他们的投资就打水漂。这说明什么?说明主动权,至少在道义和品牌上,还在我们手里。”
“没错。”赵楼生眼神恢復锐利,“我们不能被他们牵著鼻子走。教育的底线,绝不能用来做商业交换的筹码。我们需要钱,需要资源,但不能用这种方式。”
“那你的想法是?”李先生身体前倾。
“我们需要的是战略投资者,不是投机者。”
赵楼生斩钉截铁,“我考虑,是否可以引入一家具有央国企背景、信誉卓著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集团?他们资金雄厚且成本低,擅长大型片区的一级开发和二级联动,与政府沟通协调能力强,注重长期稳健回报而非短期暴利。”
他继续阐述:“如果他们能通过增资扩股或项目合作的方式,成为启东地產的战略股东,带来低成本的长期资金和强大的开发运营能力,许多难题就能解决。关键是,央企通常更注重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更容易理解和认同我们『教育惠民、社区融合』的长远模式,更可能接受『利润反哺教育』的机制,而不是单纯追求房產销售利润最大化。更能契合我们曙光教育的理念。”
“央企?”李先生沉吟片刻,眼中放出光来,“这步棋…妙啊!如果能成,无疑是给我们加了一道最可靠的保险,那些虎视眈眈的民营资本也得掂量掂量。但难度也不小,如何说服他们?我们能给出什么?”
“就拿我们已经成功的模式,拿这片区域巨大的发展潜力,拿曙光教育带来的稳定客流和品牌增值效应,拿我们清晰的规划和坚守初心的信誉去说服!”
赵楼生语气坚定,“我们要准备一份极具说服力的商业计划书,不仅要算经济帐,更要算社会帐、长远帐。告诉他们,投资这里,不仅仅是开发社区、房產,更是参与打造一个未来城市教育与社区融合的標杆示范区,其社会效益和品牌价值,远超財务回报本身。”
“至於我们能给出的,”赵楼生顿了顿,“是启东地產的战略股权,是未来深度绑定获取曙光周边开发教育地產+社区综合体的机会,是共同打造一个成功范式的歷史机遇。但前提是,曙光教育的独立性和入学政策的公平性必须得到绝对尊重,这一条必须作为合作的前提写入最核心的协议。”
茶馆外,夜色更浓,但两人的思路却越发明亮。拒绝短视的金钱游戏,选择一条看似更复杂、要求更高的道路,只为了守护教育的纯粹性和模式的可持续性。
“好!”李先生再次被赵楼生的远见和定力折服,“就这么干!我立刻组织团队,细化財务模型和开发方案。楼生你去梳理最关键的教育板块核心价值和合作底线。我们联手,去敲一敲『国家队』的大门!”
宏图渐展,前方的海域深不可测,暗流涌动,但航向已然坚定。
赵楼生知道,他必须为曙光和启东这艘联合舰队,找到既能提供强大动力,又不会偏离航道的压舱石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