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逻辑陷阱 都末日了,我避他锋芒?
这时,最先出现的“李如一”忽然开口。
他目光锐利地盯著阿啃,提出了另一个角度的问题:
“塌方发生后,灰尘还未散去时,你与幽影第一次遭遇,你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我根本就没遇到她,更没有说话!別套我话了行不。”
“那你额头伤口怎么来的!我和幽影確认过了,她遇到的『阿啃』额头上就有这道伤!当时那个『阿啃』还说运气霉,撞到了钢勾。”
李如一顿了顿,看向其他人解释,“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复製体是在塌方发生的瞬间完成的!它完美复製了阿啃的一切,包括这道新鲜的伤口!”
“你他妈的胡说!这就是我逃跑的时候,不小心颳了一下!”
阿啃又急又气,他求助似的看向白屿,“老大,你相信我啊!”
场面再次陷入各执一词的爭吵漩涡。
白屿这次没有阻止爭论,他努力將自己的视角“拧”起来,以局外人的心態去看待如今局面。
確实...阿啃目前所有回答,如果站在他的角度来讲,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在他清楚自己是真人情况下,愤怒也显得再正常不过。
不过,李如一的话,倒是提醒了白屿。
污染物可以复製以前记忆,可以复製外貌语態,但未发生的事情则是个变数。
而有一些东西,是深入灵魂的本能,是长期习惯养成的条件反射。
“安静。”
白屿再次抬手,压下所有声音。
“最后一个问题,阿啃。”
白屿的声音低沉而压迫,“假设,我们现在必须强行启动这个废墟里某个设备,但电源不稳定,接口老旧,为了最大限度防止设备过载烧毁,你会选择怎么做?”
阿啃没有立刻回答,思考一会儿后说:
“我会优先考虑逆向相位共鸣原理,核心部件需要高纯度瑟银基底,利用其良好的源力惰性进行塑形,最佳方案是...”
回答技术正確,甚至堪称標准答案。
白屿也得到了答案。
没有任何预兆,他的身影仿佛撕裂了光线,眾人只觉眼前一,下一刻,一声沉闷的击打声响起。
“嘭!”
白屿的拳头,缠绕著一层淡金微芒,以最纯粹的力量和速度,精准无比地轰穿了假阿啃的胸膛!
电筒的光束照在阿啃脸上,还能看到错愕与一丝未能完全模擬出的惊骇。
他低头看著没入自己胸膛的手臂,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没有鲜血四溅,没有內臟破碎。
“滋滋——”
他的身体如同被戳破的幻影,开始剧烈地波动,皮肤下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数据乱流在窜动。
短短一两秒內,整个“人”就像一段被干扰的全息影像,闪烁了几下,最终“嗤”的一声轻响,彻底消散在原地。
只留下类似电路烧焦的怪异气味。
白屿缓缓收拳,姿態依旧沉稳。
他的提问,没有绝对正確答案,但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风格、风险偏好和专业习惯。
污染物在面对这个问题,会迟疑,它需要在资料库中快速检索“阿啃”的行为模式,计算哪个选项最“像”。
这个过程会导致回答有细微的延迟。
它会选择一个它认为“最安全”、“最正確”的选项,解释会听起来像教科书的描述。
而真正的阿啃,会毫不犹豫相信自己手艺,在这种绝境下,他更可能会骂一句脏话,然后冒险用更激进、更有效果的方式。
这是人与机器的区別。
当然,一切都是白屿的推测,把握在六成以上,或许继续推理把握更大,但墨跡从来不是他的选择,六成足够动手了。
他缓缓收手,目光先后落在两个“李如一”和两个“幽影”身上。
假的,才刚刚剔除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