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分粮收民心,骤闻官兵至 朱元璋穿越李自成
很多百姓看到这里摆著粥棚,没有一个人敢上前。
不知世事的孩童迈著蹣跚的步履朝著这里跑了过去,还未达到,便被家里的大人慌张的抱了回去。
都以为是匪徒的诡计,不过是他们想要吃人的手段罢了。
最后还是一个年迈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嘴里嘟囔著,“就算是死了也要填饱肚子,今天不死,明天就特娘的饿死了,还不如做个饱鬼。”
那老汉走到粥棚旁的时候,举在手里的碗还哆哆嗦嗦,见到热腾腾的白粥时,他也顾不了那么多。
他不敢相信地喝下后,老泪纵横地跪地磕头,片刻后还没有什么事,他激动的朝著身后家人挥手,示意他们赶紧过来。
人群瞬间沸腾!
紧闭的门窗纷纷打开,面黄肌瘦的百姓们拿著碗盆,从四面八方涌来,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渴望和感激。
“多谢好汉爷!”
“活菩萨啊!”
“李闯王万岁!”
牛金星提前安排的小弟,恰逢其时喊出这句名头和口號。
周围所有人都跟著大喊起来。
『李阎王』变成『李闯王』。
在他们简单的认知里,能杀土豪、分粮食的,便是好的“王”!
看著眼前一片喧闹却充满生机的领粥场景,听著那发自肺腑的感激和“闯王”的欢呼,朱元璋负手而立,面色沉静。
他要的,便是这个效果。
粮食固然重要,但人心,才是乱世中最宝贵的资源。
今日种下一颗种子,来日或能收穫一片森林。
刘宗敏站在粥棚旁边的位置,本来是为了恐嚇想要抢粥的百姓,可看到百姓激动的样子,他也跟著激动起来。
他说不出是因为什么,但这种感觉就是让他心潮澎湃,甚至比杀敌人还要过癮。
不觉间,他將目光投向朱元璋身上之时,好似瞬间明白了一些道理。
不觉间,对朱元璋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正当整个镇子沉浸在领粥的喜悦中时,守在集镇外围警戒的兄弟气喘粗粗跑了回来。
能够看到他腿上的裹脚已经散开,来不及系好,他气喘吁吁,脸色惊恐,滑身跪在朱元璋的面前,“头领,不好了,东面烟尘大起,从远处看旗號,应该是米脂县的官兵杀过来了。”
刘宗敏闻言急忙走到朱元璋的身边,看著刺探军情的兄弟问道:“感觉有多少人!”
“两……”那兄弟想到此处,更加慌张,“两百人的样子!他们的速度很快,距离集镇不到五里了。”
消息如同冷水泼入沸油,现场瞬间一静!领粥的百姓惊慌失措,纷纷欲逃。
官兵来了!还是两百人的大队!
刚刚鬆懈下来的起义军弟兄们也顿时紧张起来,纷纷看向朱元璋。
刘宗敏一把抓起铁锤:“娘的!来得真快!自成哥,咋办?跟他们拼了!”
朱元璋瞳孔微缩,心念电转。两百官兵,绝非之前的小股部队可比。
自己手下虽经歷小胜,但仍是乌合之眾,且刚经过一场战斗,人困马乏,硬拼绝非对手。
但若仓促撤退,缴获的粮食物资怎么办?
刚收拢的民心岂不立刻溃散?
他目光扫过惊慌的百姓,扫过堆积的粮仓,扫过身边虽然紧张却等待他命令的弟兄。
决不能退!
“慌什么!”朱元璋声音沉稳,瞬间压住了场面的骚动,“张卫雨!”
“在!”
“粥棚继续!加快速度!让百姓儘快领粥散去!”
“刘宗敏!”
“在!”
“带你的人,立刻將粮仓所有粮食,能搬走的立刻装车!搬不走的,泼上油,准备烧掉!绝不留给官兵!”
“其余人,隨我占据圩墙,准备阻击!为搬粮爭取时间!”
一道道命令飞快下达,队伍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百姓们听著朱元璋的命令都十分感动,已经到这个时候,李闯王竟然没有拋弃他们。
不过这些人皆是手无缚鸡的百姓,领了粥,感恩戴德中的带著恐慌纷纷回家紧闭门户。
刘宗敏不敢犹豫,带著一小股兄弟急忙朝粮仓去了,能搬走的都搬走,搬不走的……
“他娘的。”
刘宗敏懊恼的骂了一句,真想把这些粮食都塞进肚子里。
朱元璋带著先锋部队,朝著圩墙上冲了过去!
朱元璋登上方才被突破的圩墙门楼,向东望去,果然不虚。
只见远处黄土道上,烟尘滚滚,一队打著明军旗號的官兵正快速向王家集逼近,刀枪反射著寒光,队伍明显比自己这边齐整得多。
不过朱元璋没有任何畏惧,要干,就干他娘的。
一场恶战,即將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