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金属生命 科技系统:我的外挂来自2177
因为就在昨天深夜,在他决定接受李將军的邀请之前,他几乎耗尽了自己之前所有的声望值积累,进行了一次孤注一掷的“战前投资”。
他的意识扫过【科技库】中,
【可变形液態金属材料学(理论基础) - 已解锁,消耗声-望值:12000点】
【微型托卡马克核电池(理论及设计蓝图) - 已解锁,消耗声望值:18000点】。
两个刚刚由灰色解锁为亮蓝色的科技选项,心中才真正地鬆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行动,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天下午,一支由十三人组成的、代號为【铸剑】的军方专家团队,便乘坐专机,抵达了崑崙基地。
为首的,是一位头髮白、戴著厚厚的老镜,气质儒雅,但在学术界却声名显赫的老者——
华夏科学院院士,材料学与凝聚態物理领域的泰山北斗,陈石安。
在他的身后,是来自国內各大军工研究所的顶尖工程师,
每一个人,都是在各自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大牛。
他们的脸上,都带著一种属於顶级技术人员特有的骄傲,以及对林凡这个“外来者”的、无法掩饰的好奇与审视。
第一次技术对接会,被安排在了崑崙基地最大的虚擬设计中心。
“林凡同志,这是我们根据常规空气动力学和现有材料学极限,连夜赶製出来的『变形无人机』一號验证机方案。”
陈院士將一份厚厚的、充满了复杂数据和风洞模型的ppt,投影在了大屏幕上,
“我们认为,可以在保证基础飞行性能的同时,实现机翼和尾翼部分不超过15%的形態改变……”
他身后的几个年轻工程师,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能在短短一夜之间,拿出如此详尽的设计方案,这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然而,林凡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
“陈院士,您的方案,很严谨。但是……”他顿了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它太慢了,也太笨重了。”
“它所设想的『变形』,是机械层面的。而我想要的『变形』,是生物层面的。”
他没有再过多解释,而是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接上了投影仪。
他没有打开任何ppt,而是直接打开了一个实时演算的程序。
“小龙,”他轻声说道,
“將我们昨晚完成的『t-1000』液態金属模型,进行一次低速飞行姿態模擬。”
下一秒,在会议室所有人那瞬间凝固的目光中。
大屏幕上,一团银色的、仿佛拥有生命的液態金属,缓缓地从一个球体,变形、延展,
最终,化为了一架充满了流线型美感、通体找不到一颗螺丝钉、完美无瑕的……未来战机!
它时而模擬出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海鸥形態,进行无声滑翔;
时而又瞬间收缩成一枚纺锤,进行超音速突防;
它甚至能分解成上百只微小的“金属飞虫”,穿过狭窄的管道!
“这……这是……”陈石安院士看著屏幕上那完全违背了他毕生所学的景象,他手中的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浑然不觉。
“这,才是我想铸造的『剑』。”林凡的声音,平静地响起。
“而要铸造它,我们需要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金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