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过年 1977俗人重生指南
关於《人生》这本中篇小说,方堃第一次看便是其刚刚发表那段时间。
他有收藏杂誌的习惯,后世退休后整个人一閒下来,除了养钓鱼,多是回顾以前看过的杂誌。
小说《人生》大体讲了一个高中毕业生高加林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一个人生变化过程。
落后乡村和繁华城市的艰难选择,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纷,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
方堃不打算做文抄公,关键他也不可能一字不落的记住文中所有內容细节,他两辈子加一起也没这个本事。
最最重要的是,《人生》的创作背景在陕北高原,跟他这边八竿子打不著。
所以只能借鑑故事的整体框架,对故事发生地点和一些情节进行变动。
方堃最大的自信有两个,一是看过原著,二是他的文学底子。
虽然自己从没有写过,也没有发表过小说,可好歹跟书本笔头打了一辈子交道,就是按著苦大愁深的创作思路,编也能编出一个故事来。
可方堃不是奔著成名去的,他的出发点很俗,就是赚稿费,盖房子。
真要想证明自己,等以后进入大学,时间多的是,现在当务之急是稳当的投稿成功,见到稿费。
想定便开始下笔,方堃没有直接进入故事,而是先把大纲和人物形象定下来。
刘巧珍美丽善良,爱情真诚,但她把自己置於高加林的附属地位,理想之光幻灭后,她以无爱的婚姻表示对命运的抗爭,恰恰又重陷入传统道德观念的桎梏。
黄亚萍则是出生在典型的官宦之家,而且还是独生女,小资產阶级情调的『现代新女性』,利己主义的爱情观,充满矛盾的性格,刚开始对农村出来的学生存在偏见,后来因为高加林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可她虽然深爱著高加林,心里却不愿意为了爱情嫁给一个农民,甚至这里面还有个对她言听计从张克南的三角恋剧情。
方堃写起来都觉著狗血,可单从人物刻画上便充满了两种截然不同性格人物的对立衝突。
主角又被夹在中间选择艰难,这种故事但凡写出来,绝对深受那些文青的喜欢。
男主和配角的名字没什么大改动,相比较女一女二,高加林的人物形象恰恰是最好写的,积极阳光,热爱生活,品格坚毅,绝对是最正面的主人公形象。
钢笔在信纸上唰唰唰落笔,没有电脑打字的快捷,更重要的是一个姿势时间久了,手是真的酸。
方堃写写停停,整整一天也只是做了个准备工作。
方海回来看著弟弟写的东西,乍一看只觉得字体飘逸赏心悦目的很。
“你这是写什么呢?”
“小说,我在老师家看了几本小说,觉著挺有意思的,而且听说写小说投给杂誌社,还能赚稿费,就想试试。”
“人生,这名字...老弟你加油,你老哥我真不是学习那块料,考大学是不可能了。”
方海相当坦然,看书都能看睡著的,一首锄禾日当午背一天都背不下来,好不容易背一句,上午记住下午转头就给忘了。
这不是傻,是完全不想动脑子,上机油维护都是浪费机油。
方堃手里有火腿肠製作工艺,还有方便片油炸机设计图纸,他现在再攒抽奖次数,以后保不齐还要出什么好东西,给他老哥的选择多的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