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上樑 1977俗人重生指南
五月中,地基刚打好,老天爷便跟作对似的,雨水下下停停很影响施工进展。
梁英侠女士的老天爷保佑並没有如愿,有时候上午没有,下午突然下了一阵,那这只能算半个工。
有时候下午下雨能一直连著下到第二天上午,下午復工,又算耽误了一个整天工。
梁英侠不认字更不会写字,只好拉过方堃,让拿出纸笔,努力掰著手指头道:
“你记一下,十四號下雨算半天工,十六號刘民国没来,下午又下了一场雨,除了他,每人半天工...”
方堃拿著笔,写到最后,按著自己的记忆利利索索的把后面补充完整。
“娘,你看看记全了没。”
“还行,欸,你把每个人现在做了多少天工列一下。”
方堃翻了翻白眼:“娘,我小爸每天都记著呢,不用咱们记。”
梁英侠催促道:“他记是他记,跟咱们自己记能一样么,万一记错了咋办,听我的。快点写。”
在这件事情上,或者说是在有关钱和盖房这种大事上,方堃低估了他老娘的认真程度,无奈只好认真列了表格出来。
梁英侠认字都费劲,却非要一个个確认一遍,方堃不厌其烦的指著他读一遍,母亲確认一遍。
村里这时候的道路没有水泥路,基本上多是土路,过辆车,走个压重物的三轮,一下个雨全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泥坑。
一连十天,方堃都没有去县城。
许安雁知道他们家在盖新房,没什么好拿的,惊喜的给了方堃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老师,这是哪儿来的?这套书我听说过,不过在咱们市可买不到。”
“我那个太原的朋友寄过来的,她可是早晨四点多去排的队,硬生生排了两个多小时才买了这么一册。”
《数理化自学丛书》原为六零年出版,去年十月份宣布恢復高考后,紧急加印发行。
大城市的考生排队都买不到,而且多半是『一买多抄』,也就是一个人买来多个人滕抄。
这种稀缺程度放在他们这小县城就更恐怖了,好在今年一月份,沪上出版社扩大了產量,才让许安雁入手了这么一套。
原先在书店所能买到的教材,如《农基》《工基》这些中学教材,多是前几年仅有的教科书,內容简略,难以应对高考要求。
考生想要真正能具备应对高考的能力,多是以《数理化丛书》为核心,在辅以十年前的旧教材。
而且有的地区,如滇省的考生可以阅读《云南日报》上的知识內容,和使用省教育部门编写的复习纲要,又或者川省的《內江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复习资料》
总之办法多多,考生们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的通过各个渠道获得学习资料。
手里有这么一套丛书,对现在的方堃来说不能说救人於水火,更多的是聊胜於无。
他要真想高考,去年就能利索爽快的进城,哪怕数学考个零蛋,语文地理和歷史的底子也足以让他拿到高分。
难在家里的安排,用自己特级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趁著第一年最简单,给大姐二哥也送进大学?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一家三个大学生,彻底改变家族命运?
他办不到,俩人底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关键是压根学不进去,改变人生哪有这么改变的,太过想当然。
而今年则是全国统一试卷,题型分部均匀,难度適中,水平上来了,方堃考起来也有点意思,关键是时机也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