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高考  1977俗人重生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六月十日,端午节。

村里没有什么集会,也没请戏班子搭台唱戏,这一切想要改变还得等到明年。

正常情况下,他们家也不会做江米饭,江米饭其实跟粽子差不多一个道理,只不过没有用箬竹叶包起来。

方堃特意去县城买了六斤江米,一斤的红枣儿。

四斤他们家吃,还有两斤送去小爸那里,毕竟爷爷方於善现在是跟著二儿子住的,有好东西了,方汉民也得惦记著点。

前一天晚上江米配红枣儿煮熟放凉,第二天早晨就能放白美滋滋的吃上一碗。

方堃不喜欢吃这里面的枣儿,吐核儿麻烦不说,枣皮还吃著难受,见小妹方怡喜欢吃,全挑进了她碗里。

大姐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杨学兵隔天就让媒婆上门走流程,转天村里的人便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方汉民对於亲家杨士易態度是复杂的,本来態度强硬,坚决不同意女儿嫁给对方儿子。

可好死不死,年初出了一档父子俩救人得表彰的事儿。

拋开其他的不谈,杨学兵这小子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心里有了建设后,这段时间他发现竟然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满意。

两家再不情愿,可儿女们愿意又能怎么办,更重要的是方家杨家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正好提供了让双方能接纳彼此的条件。

婚礼定在九月初三,方堃七月份参加完高考,离家之前应该能赶得上。

本家的堂哥方跃兵,堂姐方采华,堂妹方晓晓三人学的相当吃力,哪怕方堃变著儿的帮忙,讲起来通俗易懂,可照样困难。

事实再一次证明,试卷再容易,可对於高生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村里的考生。

真实的素质水平,在方堃看来还没有小学五年级高。

“学习歷史,不要靠死记硬背,这么多知识点谁也不知道试卷上会考哪个,咱们的复习时间也不够,最后背的浑浑噩噩要么记不住,要么就是记差了,很容易出问题,所以要讲究方法...”

“姐,你回忆一下我说过的各朝代顺序,和起始时间。”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汉,东汉...”

“东周。”

“东周分两段...”方采华眼睛往上瞅著,手指头掰著背了出来。

方堃又紧接著问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別是谁。”

方采华背的很认真,虽然听著感觉磕磕绊绊,可好在都记了下来。

“哥,秦朝几几年统一的,秦统一后颁布了哪些举措,他的歷史影响和贡献有哪些....”

方跃兵:“这个我知道,公元前221年,统一后推行了商鞅的法治,以法治国,加强了中央集权,又设立郡县制度,统一度量...”

三人学的最好的就是歷史,毕竟喜欢听方堃讲著讲著就会扯到一些感兴趣的小故事,真要背起来,也不至於那么枯燥无味。

最难的数学,函数,概率,几何,简直就是在看天书。

三人是家长催著报名参加的,可真要说心里没点憧憬也不可能,只是现实很残酷罢了。

方堃支持他们尝试,包括他大姐二哥,他们方家多走出一个大学生都是好事,只是可惜他们这一辈年轻人上辈子走出来的本就不多。

树上的知了响个不停,七月二十號转眼即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