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注资 1977俗人重生指南
第184章 注资
回到家,方第一时间就是准备去拍电报。
他嘴上说父母不在意是孙子还是孙女,可老一辈同志观念根深蒂固,传宗接代这件事总归是要由男娃来做的。
这也就现在,方堃自己上辈子的思想是挺开明的,他们老方家又不是有传国玉璽非要继承,生活本就不易,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给儿女添麻烦就行。
可现在不一样了,老方家下一代没准真的要被赋予重任了。
上个月中后旬,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访问种,在胡建厅接见,这也是后世短视频和课本上常见的那张照片来源处。
现在京城晚报头版头条上正在大肆报导。
张伟很兴奋,盖因为他们在宿舍熄灯后的高谈阔论成真了。
“这些英国佬还真以为拿著刚在“马尔维纳撕群岛战役”中获得的胜利,带著胜利的余威,就敢对维持香江统治权势在必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话不能这么说,听说英国那边的智囊团做了大量准备,划分了三条底线用於討价还价,算盘打得是很精明的,只是他们没想到咱们態度会这么强硬。“
铜锅內,水汽咕嚕咕嚕冒著,锅內没有放什么重麻重辣重油的火锅底料,有的只是清汤,加了少许葱段薑片,撒了一把枸杞。
火锅是寧姚想吃,方现在愈发確定第一胎多半是个大闺女了,只不过考虑到怀孕,吃辣是不太可能了。
没发现怀孕前,吃著辣火锅夫妻俩还能一起碰著喝两盅,现在是完全跟这些玩意儿说拜拜了。
一群人围坐在铜锅前聊著时事,大不列顛那边表示如果我方同意他们在十五年后继续管理香江,那么英国可以考虑种提出的住权要求,妄图实现“以主换治”。
此外,英国佬还提出香江的繁荣离不开他们的管理,若种宣布收回香江,
將会给香江带来灾难性后果。
这就像是在拔一头从沉睡中甦醒的老虎的鬍鬚,老人家强硬表示,到时候我方將会考虑重新评估收回的时间和方式。
这无异於把一眾英国佬拖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三八线外。
谈判桌上的重大胜利,让国人为之振奋。
中文系学生再一次自发组织聚会,方讲到这些一阵感嘆,八十年代独有的特色,是越往后越难看到了。
”来梦安,坐叔叔这边。“
赵梦安乖巧的端著碗筷来到方堃跟前:“叔,婶婶是不是要生女孩儿了?“
所有人诧异的张望了一眼,方朝赵勇军夫妇夸道:“这丫头片子机灵,以后学习肯定不会差。“
李玉兰跟著笑道:“学习好不指望,能安分点跟个女孩儿一样別疯玩儿我就烧高香了。“
“叔叔,我是小可我又不笨,奶奶说过酸儿辣女,我很聪明的。“
小丫头片子能说会道,引的大人一阵鬨笑。
赵梦毅在一旁默默的吃著他老娘给他夹碗里的羊肉片,初中不抵小学。
除了语文数学以外,多了一堆学科,別的不说,单一个英语就够他喝一壶的,哪怕自己想爭点气,可短时间也很难提上来。
北大附属中学的领导还专门叫他去办公室,问了学习上的事关心了关心,又跟他的班主任交代过,平常多上点心,这让赵梦毅心里没由来生出一种自豪感。
他的老爹在这边很牛很厉害,不然也不会从鲁省老家举家迁到首都上学生活o
赵梦毅壮著底气开口道:“叔,我上次月考语文考了九十分!“
“不错不错,知道竞爭了,你方叔今天把话放在这儿,等你考上京城...国內吧。”
方堃说著,顿了顿笑道:“万一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不喜欢京城,想去南方看看呢,梦毅,只要你能考上全国任何一所重点大学,叔叔到时候给你一份礼物。”
方堃现在没法说双一流重点大学,毕竟这两个项目一个在九三年一个在九五年才开始实行的。
这小子运气还算不错,还能赶上分配工作的政策,最惨的是九零年入学的那批大学生,大四毕业了,分配工作的政策也没了。
不过到时候方堃已经有这个自信和能力送下一代,只要他们乐意,全世界各地想去哪个地方留学就去哪个地方留学。
“叔叔,我也要!“
赵勇军唬道:“不好好学习成天疯跑,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没有工作就没人要,还不赶紧吃饭!“
看著这小丫头撅嘴,可可爱爱的,小孩儿也就这个年龄段最招人稀罕,方和寧姚对即將到来的闺女更迫不及待了。
进入深秋,天气愈发的凉,方跟街道办商谈捐助事宜的同时,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也终於正式完本。
和商务印书馆正式签订合同,稿费版权费不会提前给,他们的合作有个前提,出版物必须成为畅销书,不然就是个亏钱买卖。
好在明朝那些事几从连载开始到现在,热度只高不低,现在一经完结更是把舆论推向了高潮。
“方先生,陈主编说等实体书发行后,首批是不是可以做一个签售会?“
”可以,麻烦你了周编。“
“不客气,那我先走了。“
现在合同正式签订,经歷初审,覆审,终审,再经过一校二校三校,最后设计排版,申请书號,印刷发行距离实体书正式面世,最快也得明年上半年了。
王纪刚再次上门,手里还拎著一盒核桃酥。
方堃老神在在的不为所动:“我说王主编,你这是何苦,就是文曲星在世,
他也不能一部完了又一部吧,你把东西拿回去。“
”这不是给你的,弟妹不是有身孕了嘛,这是给弟妹的。“
王继纪刚赔笑道:“哎呀,歇归歇,但是咱们的合作可以先谈下来嘛,你下篇写什么都行,只要继续在晚报上刊登,千字十元,社里决定给到行业顶薪!“
方堃撇嘴道:“收穫那边刚打过电话,我要是再不联繫联繫感情,娘家人就断了。“
“哎呀,真要论关係,咱们才是娘家人嘛,那什么我先走了,社里不少事,
这事儿就先这么定了,咱们回头再聚。“
看著这廝离开,方堃摇了摇头,下部作品肯定是要给收穫那边的,毕竟早就应下了,他现在是要么不写,两头都能说得过去。
方堃打算两头开,封笔是不可能的,他之前还想过封笔,现在每天四千字,跟老舍先生每天上午坚持写作四个小时一样,真的习惯了。
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家要不写点东西,总觉著一天下来少点什么,浑身不得劲。
寧姚也是过了六个月,肚子愈发的大,电视台是火急火燎的单位,架不住方堃碎叨,终於让她请了產假。
俩人现在就是一人一个书房,一个进行龙珠漫画创作,一个东写写西写写,
方堃桌头上有两个名字。
一个是潜伏,另一个则是鬼吹灯。
前者肯定是打算在收穫发表的,后者则是继续在报纸上进行连载。
反正王纪刚要求也不高,文学性强不强就无所谓了,能持续更新作品比什么都强。
而且方堃並不觉得鬼吹灯质量有多差,就看到时候面世,能掀起多大的舆论了。
八二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远在香江的沈修杰包了一辆海狮麵包车,吭哧吭哧的从香江走公路进了关內。
方堃在学校校门外的传呼亭接到了对方的电话,就是信號远比想像中来的要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