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轧钢厂酒仙韦东毅!秦淮茹要介绍秦京茹给韦东毅! 四合院:开局认亲,祖母聋老太太
董华文开始挨个发餐券。
发到韦东毅时,韦东毅接过两张散发著油墨香的餐券,看著董华文鼓鼓的裤兜,忍不住“咬牙切齿”地说:“科长,您回去喝茶的时候……千万小心,別烫著嘴。”
董华文哪能听不出弦外之音,得了大便宜心情正好,笑眯眯地回道:“谢谢东毅同志关心,我一定慢、慢、品、尝。”他把“慢慢品尝”几个字咬得特別重。
韦东毅把餐券隨手塞进兜里,拿出自己的铝製饭盒,准备去食堂。
董华文见状,叫住他:“东毅,中午別去打饭了,跟我走。”
说著,董华文便背著手回了自己的小办公室。
韦东毅心领神会,这是又要去吃“小灶”了。
他立刻拿著饭盒和那两张餐券,快步走向钳工车间。
车间里也正热闹,工人们排队等著领餐券。
韦东毅在人群中寻找易中海的身影。
“东毅兄弟?”一个带著点惊喜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秦淮茹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脸上带著热情的笑容,身体有意无意地靠近了些,“领餐券呢?怎么跑我们车间来了?”
韦东毅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拉开距离,语气平静而疏离:“秦师傅,我找下我爸(易中海)。”
在厂区,他不想和秦淮茹有过多牵扯。
秦淮茹听到“秦师傅”这个称呼,明显愣了一下,笑容有些僵。
这时,易中海正好领完餐券走过来:“东毅?有事?”
韦东毅把易中海拉到旁边人少的角落:“爸,科里每人发了两张餐券。中午我跟科长有应酬,用不上。您拿我的餐券,打两份好菜,下班带回去和妈、奶奶一起吃。”
他说著,把两张餐券和自己的饭盒,连同自行车钥匙一起塞给易中海,“车您下班骑回去。”
易中海点点头,接过东西:“行,知道了。你去吧,別让领导等。”
韦东毅回到採购科时,办公室里已经空无一人,连他的搪瓷缸都不见了踪影——显然是被同事们提前带去食堂“占位”了。
这让他有点无语!
董华文听到动静,从小办公室出来,招呼道:“走吧。”
两人来到食堂后堂。
今天的食堂包间比昨天更热闹。
两张圆桌坐得满满当当。
除了李副厂长,主位上还坐著一位面容清癯、戴著眼镜、气质更为沉稳的中年人——正是厂里的马书记。
李副厂长看到董华文和韦东毅进来,笑著对马书记介绍:“马书记,这位就是昨天我跟您提过的,採购三科新来的中专生干部,韦东毅同志,双塔山的油和羊就是他拉回来的。昨天酒桌上,可是把许大茂他们都给『镇』了。”他语气中带著明显的欣赏。
马书记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上下打量著韦东毅,脸上带著探究的笑容:“哦?韦东毅同志,久闻大名啊。昨天你的『战绩』可是传遍了后勤口。听说你喝白酒跟喝水一样?今天我可是特意过来,想亲眼见识见识咱们轧钢厂的『酒仙』风范。待会儿可要多喝几杯,让我开开眼!”这话听著像是玩笑,但分量却不轻。
韦东毅连忙微微躬身:“马书记您过奖了。昨天是许放映员他们让著我。我一定好好表现,请领导们多指导。”
人员到齐,菜也上得差不多了。
李副厂长作为后勤部一把手提了第一杯酒,气氛还算融洽。
然而,当大家象徵性地动了几筷子之后,后勤部的王副科长便端著酒杯,笑容满面地朝韦东毅走了过来:“韦东毅同志,年轻有为!昨天没赶上,今天必须补上!来,我敬你一杯,欢迎加入咱们后勤大家庭!”他用的还是小酒盅。
韦东毅起身,客套两句,爽快地干了一杯。
刚坐下,后勤部正科长又端著杯子过来了。
紧接著,生產科、设备科、运输科……昨天在场和不在场的领导们,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排著队来“敬酒”。
目標明確——车轮战。
韦东毅瞬间明白了,这是昨天被“团灭”的那拨人,今天搬来了“政委”(马书记),拉来了“援兵”,要找回场子呢!
他心中冷笑一声:掛逼的底气,你们不懂。
面对连绵不绝的攻势,韦东毅来者不拒,你敬我就喝,杯杯见底,脸上始终掛著从容的微笑。一圈下来,他面前的小酒盅空了十几次,算下来至少八两高度汾酒下肚。
他除了装模作样的多跑了两趟厕所,脸色依旧如常,眼神清明,说话条理清晰。
马书记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著。
看到韦东毅一圈轮战下来,连筷子都没来得及动几次,却依旧气定神閒,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奇,隨即朗声笑道:“韦东毅同志,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我听说的版本,你昨天用的可是小碗!怎么?是看我老马来了,就改用小酒盅糊弄了?”
他转向李副厂长和食堂主任李延风,“这可不行!换碗!上大碗!李主任,把你备的好酒多拿几瓶来!我今天倒要看看,咱们这位『酒仙』同志的『仙量』到底有多深!”
李副厂长笑著点头。
李延风立刻起身出去安排。
很快,刘嵐和另一个女工端著托盘进来,撤走了所有酒盅,换上了能装二两酒的白瓷碗。
食堂的人又搬进来两箱汾酒。
趁著换碗的间隙,韦东毅赶紧夹了几筷子油亮的葱爆羊肉和红烧肉塞进嘴里,垫垫肚子(其实是没时间吃菜,有点饿了)。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果然,碗刚摆好,后勤部的王副科长再次打头阵,端著一碗酒就过来了:“韦老弟,领导发话了,咱们得按『最高规格』来!来,这一碗,我敬你!昨天没喝上,今天补双份!”
他脸上带著“看你小子还能撑多久”的促狭笑容。
韦东毅二话不说,端起碗:“王科长客气,我干了!”仰头咕咚咕咚,一碗烈酒瞬间见底。
他把空碗倒过来,滴酒未剩。
“好!”
“痛快!”
桌上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气氛再次被点燃。
车轮战升级!
攻势更加密集。
后勤处长一个眼神,几位科长轮番上阵,几乎不给韦东毅喘息的机会。
韦东毅面不改色,一碗接一碗地干。
看上去喝酒像喝水一样,实际上那酒还未接触到他的舌头就全被他转移进了超市空间。
他偶尔停下来,快速夹几口菜,动作从容不迫。
两轮凶猛的车轮战下来,算下来又下去了一斤半多!
整个包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韦东毅这深不见底的酒量彻底震住了。
马书记眼中的惊奇变成了毫不掩饰的讚赏和一丝难以置信。
他抬手制止了还想继续“衝锋”的后勤处长:“好了好了!適可而止!今天算是真见识了!韦东毅同志,好!很好!”
他转向李副厂长和董华文,“老李,董科长,这样的年轻干部,有勇有谋,有担当,还有这份……嗯,特殊才能!一定要好好培养!是咱们轧钢厂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副厂长红光满面,连连点头:“马书记放心!东毅同志是我们后勤系统的重点培养对象!”
董华文更是与有荣焉,腰杆挺得笔直。
一场目的明確的“復仇酒局”,最终以韦东毅再次“一夫当关”的绝对胜利告终。
马书记和李副厂长先行离席,对韦东毅又是一番勉励。
韦东毅心中清楚,经此一役,他“轧钢厂第一海量”的名头算是彻底坐实了。
从此以后,但凡厂里有重要的对外接待酒局,他韦东毅必然是座上宾。
这不仅意味著能跟著领导混吃混喝,更代表著一种隱形的地位和融入核心圈子的標誌。
在这个年代,酒桌,往往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和舞台。
他入职三科,已是李副厂长的派系,只要紧跟这艘船,即便未来风浪再大,也能保得自身安稳。
董华文跟著李副厂长去匯报工作了,韦东毅独自回到三科办公室。
吃饱喝足,新一轮的插科打諢又持续了一个下午。
没办法,採购科的人不出任务的话,就閒得慌,除了耍嘴皮子也没事可干!
快下班的时候,韦东毅提前一点离开,去一车间找易中海一起回家。
刚走到车间门口,就看到秦淮茹似乎有意无意地在门口张望。
一见韦东毅,她立刻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过於热情的笑容:“东毅兄弟!下班啦?”
她凑得有些近,声音刻意放软,“我听说……你找对象,不嫌弃农村姑娘?”
她观察著韦东毅的脸色,见他没什么特別反应,立刻接著说:“我有个堂妹,叫秦京茹,今年十八,在老家。那模样,不是我说,可水灵了!皮肤白,大眼睛,身段也好!你看,要不要……我让她来,你们见个面?认识认识?”
韦东毅停下脚步,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对秦京茹实在提不起兴趣。
虽然原著里她容貌尚可,但性格和眼界实在不合他意。
何况,他心中早有盘算。
上次去双塔山,董华文閒聊时提到过一个叫刘峰的机修厂厂长,他后来琢磨,那很可能就是《人是铁饭是钢》里的人物。
他正打算找个机会攛掇董华文去双塔山机修厂“联络业务”,目標就是那位清冷骄傲的厂医丁秋楠。
如果能从崔大可手里截胡丁秋楠,不比和秦淮茹的表妹纠缠强百倍?
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不能直接驳了邻居的面子。
韦东毅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语气温和但带著不容置疑的距离感:“秦师傅,谢谢您费心想著。不过这事儿吧……我奶她比较坚持,想让我先在城里找个有正式工作的姑娘。我答应过她老人家了,先在城里找找看。要是实在没合適的,再考虑农村的也不迟,您说是不是?”
秦淮茹显然不死心,还想继续推销:“东毅兄弟,你是不知道,我那妹子……”她试图描绘秦京茹的种种好处。
韦东毅却不再接话茬,只是礼貌地笑著,目光越过她,看向车间里面走出来的易中海,扬声招呼:“爸!这边!”
同时脚下不停,直接迎著易中海走去,巧妙地结束了这场令他厌烦的“相亲推销”。
秦淮茹看著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终於维持不住,悻悻地撇了撇嘴。
韦东毅和易中海匯合,推著自行车,边走边聊著厂里会餐的盛况和鸽子市的见闻,身影渐渐融入下班的人流和四九城黄昏的暮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