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8章 变化与意外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68章 变化与意外

“外舅,发生何事?”王濬急问。

徐庶面色阴晴不定道:

“魏主南行顿丘,与陛下隔河相对。”

“陛下……”王濬微微一怔,才意识到徐庶说的是谁。

旋即也是脸色数变。

这两家的天子原本相隔千里山河。

怎么突然就凑到一块去了?

徐庶:“据说司马懿也在魏主身边,此事或有其参与。”

“此人性情阴狠诡诈,又擅长隐忍,我不在彼处,难以及时获悉事态发展,给朝廷通风报信。”

“士治,你速速南下一趟,切记……”

话未说完,王濬便凛然抱拳道:

“请外舅放心,我在魏主身边一定谨言慎行,不露破绽!”

哪知徐庶却摇头道:

“不,你还年轻,没必要折在早晚要败亡的魏主身边。”

“我要你速速南下上党,联络邓士载,让他必要时,北上壶关,然后东出太行,直趋邺城!”

王濬自无不可,只是不免好奇:

“那外舅打算派遣谁去顿丘?”

徐庶缓缓捋胡,好半天才启齿道:

“事关重大,只能我亲自走一趟了。”

“正好时近岁末上计,我为州刺史,也该四处走动走动。”

……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的。

又因每个人不同的性情,不同的信念,而产生不同的后果。

这些后果彼此交织在一起,又会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

比如一场不期而遇的秋雨。

让司马师无功而返的同时。

也让河北大地上,即将多出了一支汉军预料之外的军事力量。

而曹魏君臣因为阴差阳错,反而不完全是算错了数。

又如一封因为路途遥远而晚来的信函,让计划年内归汉的徐庶,再度深入曹营。

但同时他又谨慎地派遣女婿王濬到上党报信,确保邓艾这一着麋威早早布置的暗手,不会因为情报传递迟钝,而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又如早就到了落叶归根年龄的老将赵云,在中山、常山二郡的边界上徘徊数月。

终于还是在一场早来的冬雪中,遗憾收兵,未能往故乡真定去看一看。

而当这些情报陆陆续续传到大河边上的魏国天子行在所的时候。

不出意外,曹叡立即拿着此事大做文章。

首先是大力褒奖司马师、解俊、田豫三位将领御敌有功。

虽然三人之中的最后一个实际上已经被软禁了半年。

但此事除了司马懿等少数人之外,无人知晓。

所以其人心安理得地接受曹叡的赞许,并为年轻的长子讨到了一个“北中郎将”的将号,以便于司马师在幽州更好地拿捏诸多老兵宿将。

然而不知是否吹嘘太过的原因。

曹叡大喜之下,竟再次假授司马懿天子节、钺。

命令他统领两万中军,趁着冬日水浅,渡河去将毌丘俭的人马接应回河北。

司马懿脸色差点就绷不住了。

一度怀疑曹叡是不是已经察觉了他父子在幽州的猫腻,于是连连推辞,自称才不堪大用,又名望不足以服众。

结果曹叡隔天就下旨拜他为司徒,与司空陈群同录尚书事,位居三公之列。

而且扬言若再推辞,那就是起了悖逆之心。

这下司马懿不接受也只能接受了。

但其人本就有二心的,哪会轻易就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