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游刃有余
对大多数高考生而言,查分的日子都是激动人心的,充满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但对顾辙而言,查分日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也不存在悬念。
这种淡定情绪似乎还会传染,以至于顾辙身边走得比较近的那群同学,也只是在刚刚查询的时候小紧张了一下。
然后大家发现估分都挺准,就把这事儿暂时抛诸脑后,继续该干啥干啥,耐心等待再一周后的真正决定性时刻——也就是第一批录取结果的公布。
谁让02年的高考录取工作还那么磨人呢。估分,填志愿,出分,出录取线,要折磨四次,到最后神经都变大条了。
好在已经熬过三道,只剩最后一道。
随后几天里,因为顾辙已经把证券拉新业务的局布好了,所以他也没太多事业上的活要忙。
每天就分出一点精力处理一下突发事件、给大伙儿稳定信心、凝聚团队即可。
最多再盯着点刘凯那边写爬邮箱脚本的进度,帮忙测试一下、提点微调需求。
剩下一大半的时间,他都可以再申请用一下学校里的化学实验室,为正式被录取后、竞争竺可桢学院特长生的考核,再临阵磨枪一下。
她每天疯狂地发邮件、打电话,想用那些机械重复、不用过脑子的活儿,把胡思乱想的时间全部挤掉。
毕竟,能安安稳稳带着大家找到暑期实习工作、还赚到点小钱、积攒点社会经验。这样的同学,怎么可能不受大家信任呢。
她几个电话,公司的行政和采购主管,都眼巴巴把董事长女儿要的东西发来了,累计弄到了上千个邮箱地址。
陆幽幽一叉腰:“这还差不多,一周还是可以等的。”
顾辙想了想:“行,那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再过一周——我比你们辛苦,肯定还要多考一场竺可桢学院的特长生加试呢,考前我也没心情啊。”
而原先已经申请那俩专利的改良,也不急于立刻实施,毕竟潜在买家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都不知道呢。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四人总计介绍等效开户48个、酬金9600块。
而陆幽幽依然是所有人中情绪最紧张的,毕竟她的考分相对低一点点,即使估分很准,不过录取线的概率也还是存在的,所以她最需要保持忙碌来调节心情。
这些还是小事,毕竟大小姐对几千块的小钱不感兴趣。
陆幽幽则是带着问题学习、“事上练”,进步很是明显。
顾辙:“行,那过几天,录取结果出来后我就请一次——不过到时候学校本来就要组织吃散伙饭,会不会隔太近了?”
——
邵佳刘凯在旁边听了,也都乐得看笑话。
顾辙:“去旅游?”
虽然excel高中生肯定都会用,但要深入钻研也是不容易的。里面很多函数用法,干了多年财会、人事的职场女白领,都未必精通。
关键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好好锻炼了一把推进新项目的能力,包括磨合、测试、反馈的全套做事流程。
陆幽幽听了,不由好气:“你知道我下个月就不干了,还特地拖那么晚请客?到时候说不定我都跟我爸出国了。”
要解决其实也很简单,把出汤口做得比进汤口矮一截,就跟烧水壶一样,这样出汤口的液面会自然被逼出去一部分。
主要是顾辙一开始说好的内部约定,是建立在“邮箱和客户资源都是顾辙用技术手段找来的”这个大前提下的,
ps:新的一周了,上推了。今天第一更,一会儿白天还会有第二更。
离开营业部时,顾辙也不矫情了,直截了当提议:“就当我先借你一个月的,下个月能大规模出单之后还你,再多算你一点利息。”
如果中间没人抢,你可以尝试作为一个新的改进申请。最后是有可能蒙混过关拿到两个专利的,即一个基础型一个改进型,这也是利益最大化的理想状态。
而且,刘凯那边本来就是更简单的“发帖机”先写好、“邮箱脚本”后写好。陆幽幽这边自己弄到那么多邮箱,正好先把发帖机的功能单独抽出来试用一阵。
这个成绩暂时还不至于引起别人的警觉,也就没人来刻意刺探模仿顾辙的具体策略。
陆幽幽听了直接气得捶了他一下:“区区几千块钱、借一个月,你还要还我利息?看不起谁啊!到时候请我……我是说请大家吃饭就是了!”
陆幽幽:“我爸是有正事儿,带上我开开眼界吧。你别岔开话题!说请客的事儿呢!”
对于才高中毕业一个月的女生而言,这种经验已经挺难得了。
顾辙不能用别的办法,是因为他没有人脉,弄不到大量的电邮通讯录。
最后,陆幽幽为了管理好邮件的分组分发、提升宣传效果,还深入钻研了一下excel和ppt的很多细节用法。
陆幽幽嗔道:“近什么近!饭难道不是每天要吃的嘛?全班同学要散伙,我们这几个考进东海大学的要重新聚一聚,这矛盾嘛?这顿归你请了!”
顾辙也意识到确实算得太细了,立刻从善如流:“行,到时候请大家吃烧烤唱k就是了。”
陆幽幽则是再接再厉追问:“你说的啊!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