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人在江湖飘,难免被树典型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0章 人在江湖飘,难免被树典型

话分两头。

时间线回溯到几天前,位于省城的东海大学招生办。

主任袁鸿铭总算把各方汇总的竺可桢学院最终录取结果复核完毕,准备第二天就把通知函邮寄出去。

因为竺可桢学院每年也就招两百多人,这一波的特招补录更是只有几十人。跟东海大学总共招生六千人的规模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最近的工作也不是很忙。

距离下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袁鸿铭已经是悠哉游哉地翘着二郎腿、喝着茶,轻松应付。

就在此时,办公室门忽然被推开了,袁鸿铭立刻放下了二郎腿,正襟危坐。用眼神余光一扫,心情才重新恢复淡定。

来人是省厅基教处的秦科长,以及本校学工处的柳处长,这俩都是熟人,有时工作上还需要他配合,没什么好见外的。

“老秦,老柳,难得你们一起来,这是有什么变故?”袁鸿铭笑着拿出一次性纸杯,从饮水机里倒了两杯温水。

基教处的秦科长接过杯子,干脆地抿了一口,直截了当长话短说:“袁主任,我跟小柳那边已经商量过了,其他该打的招呼都打了。就你这里,有件小事需要配合。”

袁鸿铭公事公办地报以微笑:“职责所在,当然配合。”

秦科长这番话,外行人乍一听听不懂,不过涉猎过专利制度的应该都懂。

查一下收费五百块,复杂的另外加钱。

“有点印象,”袁鸿铭说着下意识翻了翻清单,倒也没翻多久。

陈处也难呐,他需要树典型,找几个‘看到改革的激励之后,燃起了拼搏竞赛的希望、快速进步出显著成果’的典型。镇洋中学的张铭指望不上,这个顾辙也可以嘛,多励志啊。”

秦科长拍了拍他肩膀:“别打哈哈了,这么说吧,你这边的录取名单里,有个镇洋中学升上来的,叫顾辙,有吧?”

去年被这个改革扶上来的几个直接受益者,都不争气呐。四大竞赛,三科都用到了这条改革、选送国家集训队的三个人,没一个过冬令营的,也没别的任何成果拿得出手。

“这么高规格?!”袁鸿铭也微微有点惊讶,眼珠子一转,“这个么……按说加试补录分科成绩第一的,给点入学奖学金倒也应该,每学期不超过六七千都正常。

如果有人托底,这事儿再推下去阻力也小一些。咱也算是一举多得了,陈处证明了他的改革的优越性,你们也算公事公办,同时推进了一把奖学金附条件这事儿的可行性。

今年不是在考虑附加‘拿了邱成桐奖学金的学生,如果将来被公派交流,完成学业后也必须归国服务至少六年’。

他表现再好,也只是在高考补录生当中最优异,这个奖学金还是要跟其他竞赛保送生一起争夺的,我们招生办这边,也只能是建议,本来就没决定权,要多方意见评估……”

再说了,我是特地打听过的,这个邱成桐奖学金,要拿也有附加条件的吧,虽然每年都在调整,但听说之前因为留学生归国率太低,你们校方也有压力,

人民币历史上要05年才进入升值通道,此前港币汇率比人民币还高呢,那些钱可不等于至少四十七八万人民币了。

秦科长一甩手:“有什么人,我们就是惜才,公事公办——这么说吧,小袁,你不是不知道,我们基教处,从陈副处长往下那条线。哪个没为去年的‘不允许单一学校考生垄断省队选送国家队名额’这项改革承担压力?

陈处问心无愧,他也是为国抡才、希望野无遗贤,唤醒更多教育落后地区考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别被杀怕了。但是,任何改革最后关键是看疗效。

如前所述,哪怕是最容易授权的实用新型,国知局一般也要审半年才授权,最快绝不少于四五个月。而秦科长显然是想更快知道这些东西是否是干货,就去省科技厅做了查新报告。

科技厅的相关同志认为,这些技术跟现有技术相比,确实是有新颖性的,不出意外的话,几个月后就能被国知局授权。”

这个顾辙理论部分只是稍微错了一点,但每道大题主体部分都做出来了,实验表现更是堪称完美,总分和单项都是绝对的第一。他怎么了么?”

人家港大和南洋理工背后的赞助资本家,那可是至少拿出十万港币一年、四年累计四十万的赞助,才换取“学生毕业后六年服务期”呢。

邱成桐奖学金才每学期两万块,三学年总额也就十二万,就要买对方回国六年,对方肯接受已经算爱国良心了——

好在,秦科长似是看出了他的难处,来的路上早就想好了一点,提醒道:“小袁,你也别着急,这事儿不会让你一个人推的,你能过,小柳就能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