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人在江湖飘,难免被树典型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我记得这个条款草案,是学的之前港大、南洋理工赞助学生的先例吧,无非他们是要求为赞助的外国公司服务六年,而我们是要求归国服务六年。”

秦科长又拿出一份从省科技厅拿来的预查新报告,摊在桌子上:“这个顾辙身上的潜力和成果,还不止于此。我们前阵子、在贵校的补录加试结束后,就注意到了这个考生。还跟贵校几个认识他的教职人员聊了一下,了解情况。

当然,这种附带协议,跟资本家的赞助也是大不相同的。资本家赞助的奖学金,那六年是必须为他的公司服务的。东海大学这个附带协议,是只要你回国六年即可,给谁干是不限制的。

袁鸿铭被这么一说,越来越是心动,眼珠子乱转,觉得似乎确实是个一石三鸟的计策。

秦科长听到这儿,立刻抬手制止了袁鸿铭继续说,然后握拳击掌、两手一摊:

“这不就结了!你们可以想办法试点嘛。这顾辙,我看真要是给他邱成桐奖学金,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吧?

那个‘如果将来能公派交流,留完学后必须归国服务,否则要给高额违约金’的条款,就可以先拿去试试嘛。偷偷给他寄通知的时候,附一份协议,看他签不签,让家长也签。

但是邱成桐奖学金的规格可有点高了,这还不光是钱的问题,拿到这个奖学金,基本上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将来硕士阶段交流生的圈子,对留学也有帮助。

这事儿按说跟他没关系,但里面人情错综复杂,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结个善缘也不是坏事。只可惜,他也没权限直接操作。

我们查到顾辙有好几个在申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还未授权,但我们拿着在国知局查到的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请求书,去省厅找查新办的人大致评估了一下。

说到这儿,袁鸿铭终于顿了一下,压低了音量:“老秦,咱自己人,实话实说,莫非这顾辙上面有人?”

袁鸿铭听完之后,才意识到对方确实不是为了私人关系,纯粹是改革前后的新旧优劣之争。

袁鸿铭听后,眼珠子一转,解释道:“这个还没定呢,主要是上面也担心,如果这么定,邱成桐奖学金的声望会下跌。

“对,是有这人,成绩还非常不错,这次化学补录的卷子,直接用的就是考前一天、在荷兰格罗宁根的全球总决赛卷子,难度是绝对够的。

秦科长也就不客气了:“所以,我也是跟柳处长讨论过了,小袁,你觉得这个顾辙,够不够资格给他一份入学奖学金?我是说邱成桐奖学金,每学期两万块那种的。”

说白了,只要你完成学业后人回国,哪怕你立刻自己当老板都没事。

技术查新是各地科技厅、科技局的一项日常工作,职责就是企业或社会申请人拿来一个技术,让他们快速评估一下有没有可能申请下来专利。

而且看得出来,他这些都是真实的学习训练有所心得、才想出来的,不是天马行空远离生活,估计不会是家里长辈拿成果给他贴金挂名……他怎么了么?”

因为顾辙的名字排名本来就很靠前,在化学加试补录的学生当中,成绩本来就排第一。

万一最有前途的那些学生,都不愿意接受、宁可不要奖学金也要保留留学后毫无法律瑕疵地为外国服务的自由。那我们到时候岂不是只能把奖学金发给次优秀的学生?那奖学金的档次就跌份了。”

袁鸿铭顺着夸赞的语气说到最后,忽然就话锋一转,给秦科长搭了一个提要求的台阶。

袁鸿铭看了查新报告上肯定的结论后,也是跟着点头嘉许:“这个顾辙确实表现非常优异啊,高考刚结束,就自行研发了好几项小创新。

反正本来他就勉强符合,那些竞赛保送生质疑,就把剩下几个名额的协议推给他们,看他们爱不爱国签不签。他们不肯签也就堵了嘴了,反正高考补录这边表现最好的第一名已经签了,这奖学金也不掉价。”

他们的意见不能代表国知局的最终决定,但是可以供参考。

袁鸿铭最后想了想:“也罢,秦科,这事儿你和老柳那边也要推进起来,我这边也做做方案,从我的角度促进一下,成不成再说吧。

好在我也看过这个顾辙的资料了,似乎近年来家境有点贫困,估计会看得上这12万换取将来读完书回国吧。”

——

ps:非常感谢盟主“神亚”的打赏!感激!今天加一更!

上架的时候会再为“神亚”盟主加两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