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跟着我才有机会一起释放生产力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11章 跟着我才有机会一起释放生产力

顾辙前世也跟科学家们打过不少交道了,他也是知道如何在一群博士里面,筛选出真心想要好好搞科研、真心想要改变世界的人。

至于薪水,只是勾引别人上门来谈的诱饵而已,但顾辙肯定不能要只看重钱的人。

十个博士被请进来后,顾辙让他们随便找位子坐。

然后他先亲自讲解一下公司要做的事情、前景、努力方向。然后再分专业选人。

这种场景,看起来跟画大饼的公司有点相似,但区别在于顾辙是真心做实事的,他画的科研饼最后都要实现。

“各位都算是我顾辙的学长学姐,所以我也不跟大家摆老板的架子了。大家面前的桌子上,都有九月刊的jmc和mrc,上面有我最新的文章,都是我们公司目前的前沿研究方向。

大家觉得这些研究有多少含金量、值不值得大家为之一起努力奋斗,将来跟着我继续搞更多深入的、改变世界的科研项目,就看自己的人生志向了。

报酬待遇方面,我不会亏待自己学长学姐的,但我不希望招进来只看钱的人。”

十个博士生纷纷拿起期刊看了一下,尤其是顾辙在旁边还列了一张发明专利申请号的清单列表,

虽然发明内容不公开,但光看数字也可以看出,他的研究都是实打实有成果可以商业化落地的,学术脉络也非常清晰。

这十个博士当中,搞聚酯研究的就有四个,其中两个已经被两桶油在魔都的聚酯研究所给offer过了,正是刚才在门口高谈阔论的陈凡和魏一平。

顾辙看着陈凡被剔除,也是心中庆幸。

那两组化学类的博士,顾辙自己就能轻松判断出对方的能力高低,所以可以直接决定。

顾辙眉毛一挑,知道这个陈凡野心不小,关键是个投机分子,他也懒得多计较了,他只是甩下一句话:

那几个搞聚酯的,就内行看门道了。

最刺头的陈凡率先发难:“顾总,看您这前沿研究,加上你急着找搞聚酯的博士,下一步肯定是要从隐形眼镜新材料,向框架镜片新材料转型吧?

恕我直言,隔行如隔山,前一个领域的成功经验和眼光,未必能移植到新领域。你应该考虑一下未来新项目组的架构,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之者胜。”

你们如果有仔细看我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我搞离心法透明软镜的时候,涉足的是高聚氨基酸领域,后来搞到美瞳的时候,涉及到的是硅水凝胶领域。

顾辙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凡已经听出来顾辙不会用他了,他也就不等着自取其辱,表面客气了两句,随后表示他还有事,就先走了。

他如果要招募趋炎附势、不就技术论技术的人,其实完全可以等国庆节回来之后再招的。到时候他天元光学的美瞳首次投放市场、跟海昌继续厮杀一番,有个结果,公司的名声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学校里的学长学姐对他信心肯定也会更高。

但顾辙偏不,他就是要在商业前途还没充分展露的时候,就把人招了,这样找到的才是坚定的热衷技术、就技术论技术的人才,而不是投机分子。

陈凡听顾辙说他看论文不仔细,也有点不爽,他来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不由自主就拿一些盘外证据来辩驳:

确实,到央企的话,肯定一切工作都要保住小团体利益,不会随便开人,不会任由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活得多憋屈。

现在,我给你们这个机会,愿意的人,都可以跟我一起释放低效劳动,从一个行业释放到另一个行业。去两桶油,去央企,就算有钱,就算能做官,但你们一辈子也实现不了在我这儿才能实现的理想。”

另外,据我所知,我对隐形眼镜行业最近也有关注,听说海昌眼镜已经要开始搞打折活动、采取跟天元光学近似的价格策略。如果您有新赛道的核心技术,怎么没见您反击呢?”

这种心态,就类似于高考填志愿时“一本冲一个名校冷门,要是不行,别的垃圾一本也懒得上,好歹后面还有个顶尖二本志愿保底”。

如果分析不出,至少说明行业现状综述看得少、对现有技术的痛点了解不足。这作为技术人员而言,就是不称职的。”

我们的目标,是把已有的低效生产方式、低效材料工艺,颠覆式重做,把成本打骨折,打腰斩,膝斩,脚脖子斩。

顾辙微笑着说:“不错,隐形眼镜材料和框架眼镜材料,确实在内行人眼中,技术领域相差巨大。但是,凭我的历史业绩,我要说一句我的研究水平足以横跨多个材料领域,绝对不算过分。

请走了一个刺头之后,顾辙继续对剩下的人说道:

“以后如果有机会,接触多了,你们就会知道,我这人不在乎员工是否忠于我,但是得忠于他自己的事业选择、学业选择,忠于他自己努力的方向。

“顾总,您的所谓‘离心法美瞳材料’商业上能否成功,技术是否可靠,如今还没有验证呢。您在jmc上的文章,也没有披露足够的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