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大结局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45章 大结局

顾辙的产业布局带来的影响,显然不止他亲自操作的那么一点。国内其他有识之士,看到了顾辙的布局,也会形成集群效应、上赶着向优质供应链靠拢,形成产业集群。

就在顾辙的“方舟湾跨海大桥产业园”成型后不久,校友段老板也在附近开厂搞了ov手机(当然一开始并不是智能机,因为安卓系统还没被写出来),

大江也来这儿搞了无人机产业园,以求最快获取最新最好的蓄电池专利的技术支持。

后来还有吉利来这儿搞了电动车产业园——当然,吉利汽车历史上本来就在那些年里、从李老板的老家临海,迁来了省城方舟市,现在无非是稍微换了个产业园区位。一开始也不完全搞电动车,也是连着汽油车、混动车产业园一起搞。

连原本07年从金山离职后、歇了几年才会重出江湖的雷老板,也提前看准了时机,08年底就跑到明州、跟顾辙接洽了一番。

顾辙也非常大度,08年底的他,已经比05年时又翻了几十倍,成为了身家数百亿人民币的巨头,比雷老板当时的身价还高了一位数,大约是雷老板的五六倍。

(雷老板创立小米之前,账上只是躺了十亿美元的现钱,没有别的事业)。

顾辙表示了自己一辈子都无意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一辈子不碰消费者业务,因为他不想要维护在公众中的形象和人设,他要活得绝对自在自我。

得知顾辙没有这方面野心后,雷老板才答应让顾辙入大股、成立一家新的消费电子公司。但入的只是ab股中的b股,投票权极低。这样才能确保顾辙就算拿走主要的股份和利润,也不能控制公司经营。

换句话说,顾辙成了小米的头号无投票权大股东,小米和天元科技的关系,就像是天元光学跟天元科技的关系一样。

小米用出让利益换取高速成长、优先最快速得到天元科技的很多核心黑科技使用权、技术支持配套。顾辙在小米当中占据了60%的利益,雷老板占31%,剩下是其他核心管理层和必要的资源型投资人的,占股完全按照出资比例,首期注册资本100亿人民币。

当时国际贸易形势还没恶化,全球化也还氛围不错。顾辙的新科技虽然引起震动,但也没有引发对抗。

华夏本国也是钼矿大国,钼储量也是世界前三的。主要在东北的辽吉边界长白山区有大型钼矿,还在中原的陕晋豫三省交界的崤山、中条山山区有大钼矿。

此后二十年,不管人类其他国家会如何逆向、山寨、模仿二硫化钼芯片工艺,至少品位最好最适合造芯片的辉钼矿资源,绝大多数都握在顾辙手中了。

这种区别,就好比机加工领域,直接拿机床切削加工零件,和先用机床切削加工模具、再用模具去塑造挤压零件差不多。

所以,顾辙在开发出二硫化钼芯片之前,当然也要趁着钼价只要150万人民币一吨的低位,先利用自己在国内科技界的地位,想方设法钱用正常合法途径弄来采矿承包权。

另外还跟当地的电力部门签了约,把弘农市的smx电站都拿来保障未来天元科技在弘农市的芯片基地生产所需。

更关键的是,二硫化钼这种化合物,在天然界本来就是存在的,是辉钼矿的有效成本。所以如果可以直接从各种钼矿当中找到特定的优质辉钼矿矿源,甚至可以在提纯细颗粒游离态二硫化钼溶胶时,就省下大笔的冶炼提纯工艺,等于是粉碎离心一下后就直接能用了。

此后数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顾辙的事业也随着科技进步滚滚向前。本该从米国那边掀起的移动电子时代大幕,如今变成了华夏和米国齐头并进、米国甚至还稍稍晚了半拍才开始追。

所以,顾辙的新技术拿出来后,还是立刻引起了轰动,湾积电和三星的股价都因此短暂暴跌。

更关键的是让我认识到,距离《重回80当大佬》开书已经过去四年了,因为疫情和其他一些原因,社会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年我写书,主角都是奋斗逼,我也愿意写华夏梦的主角,都是有智商的奋斗者,那样的书有人看。时隔四年,现在流行躺平摆烂,不劳而获,我这种主角已经被认为是贩卖成功学贩卖焦虑了。

但二硫化钼要用到钼元素,这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值钱的稀有金属,在二硫化钼芯片诞生以前,钼元素的消耗大户主要是给坦克造装甲需要添加,还有一些电子元器件要用到。

我老了,36周岁了,三观是转不过来了,所以只能退回故纸堆里了。当然这本书塑造也不好,但其实如果有信心,是可以多走心好好塑造的。

因为石墨烯和其他的电离膜沉积法增材工艺科技大放异彩,全球各国都不得不越来越正视顾辙的科技贡献。

asml日子也不好过,世界各国评估机构普遍调低了未来微电子行业对光刻机的需求量和需求持续时间。

顾辙前世重生前知道,东北的辉钼矿品位和质地都不行,需要的复杂加工环节比较多。

(全书完)

在二硫化钼芯片出现之前,一吨金属钼的价格也要80到150万人民币,至少比钢铁贵几百倍,比铜贵几十倍。

另外,在深耕二维二硫化钼芯片之前,顾辙也早就开始了另一个自卫性的布局——

如果光刻机有被制裁断供的风险,还可以抢着偷偷租一个先赶工刻上几千几万个模具囤着。后续再拿库存的模具慢慢沉积生产芯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