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京中势力  大明:长生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虽然皇上出征之前说得十分硬气,说了些若是他被俘虏了,不用派兵救他,也不用出钱赎他,他绝不苟活之类的话,然而若真到了那个时候,钱谦益可不相信皇上能够那么有骨气,最终的结果可能跟土木堡之变一样,被建奴狠狠勒索一番。

而且钱谦益相信,建奴肯定会提出比之当年土木堡之时的瓦剌,更加过分的条件和要求,而到了那时候,在是否满足建奴要求,营救皇上的事情上,朱由检和张国纪定然是不计后果地选择答应建奴的一切条件和要求,把皇上救回来的。

宣府总兵侯世禄所率五万兵马如今只剩下了三万五千余人,死伤万余人;

平辽总兵赵率教所率两万关宁铁骑几乎没有伤亡,只折损了千余人;

征辽前锋总兵祖大寿所率两万关宁铁骑也只折损了两千人,仍余一万八千人;

而现在作为文官集团领袖的钱谦益主动向朱由检示好,双方来往这么频繁,也算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对立情绪,保证了京师朝局的稳定。

当然,至少目前看来,钱谦益主动接近朱由检对于京师目前的朝局稳定还是有些好处的,之前文官集团与朱由检和张国纪二人虽然没有产生什么正面的摩擦与矛盾,但是却彼此对立,互相提防,都把对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长此以往恐怕是会出大麻烦的!

这第二封军报虽说是一道喜讯,但却并非对谁来说都是喜讯!

但是京师之中,表面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但是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钱谦益和钱龙锡早就有了别的想法儿和打算。

因为一旦皇上战败而归,则必然因此大失威信,颜面尽失,而且还是在皇上出征之前百官曾经苦心劝谏,皇上却仍然一意孤行,这才导致他战败而归的情况下,更可充分说明皇上应该听从百官的劝谏,不能肆意妄为,如此一来,皇上以后在百官面前可就抬不起头来喽!

皇权衰弱,失去了对百官的制约,那么大明朝的权利便会重新回到文官集团的手中。

可皇上如今不在,即便他发动文官集团给朱由检和张国纪二人泼脏水,弹劾他们,仅凭内阁也是无法处置他们二人的,反倒是惹得二人的反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由检和张国纪手握重兵,他们打定主意要办的事情,还有谁敢反对呢?

而且明军诸位将领都抱有一个“将功补过”的心态,唯恐在这次的行动中再出了差错,拖了后腿,故而一个个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来,不出十日,便把流窜各地的建奴残部都给剿灭干净了,各个旗主和贝勒也都被阵斩或俘虏。

因为从表面上来看,皇上在御驾亲征之前曾经向内阁的六位阁臣表达托孤之意,甚至留下圣旨,说一旦有个万一,则由他们六人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朱慈燚直至太子成年亲政。

故而有张国纪和朱由检在,钱谦益和钱龙锡他们也不敢乱搞什么幺蛾子,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老实呆着。

不过虽然在营救皇上的过程中可能要暂时地处于下风,但是一旦把皇上迎回京师之后,皇上的处境恐怕就要比之他直接战败而归还要糟糕了,文官集团掌权也是迟早的事!

因而钱谦益苦思冥想无果之后,只能去找钱龙锡问计,可他没成想,钱龙锡竟然反对他在皇上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里搞事情,还劝他不要去招惹朱由检和张国纪二人。

要知道,以钱谦益为首的文官集团从一开始就都是对朱天启能够战胜建奴这件事不抱任何期望的,他们也不认为朱天启此次御驾亲征能够有什么好的结果。

军报说,前来袭营的敌军已经在皇上的领导下被击溃,皇上更是阵斩了敌军将领!

皇上派人带回口谕,让他们不必惊慌,更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放松了京城的防务,被敌军偷袭!

如果说第一封军报只是让他们感到惊惧不安,有些担心和紧张的话,那么第二封军报简直就宛如一道晴天霹雳一般,把他们都给惊呆了,吓傻了!

朱由检是皇上的弟弟,手里握着锦衣卫,张国纪是皇上的岳丈,现在执掌着京营,皇上若是真的回不来了,他们难道就没点儿别的想法儿,就心甘情愿地屈居人下,让内阁的六位阁臣当上顾命大臣?

所以钱谦益认为,不论最后会是怎样的结果,朱由检和张国纪二人都是一个大麻烦,自己想要掌权,就必须先把他们二人给解决掉。

朱由检自是不知道钱谦益的心思,因而对待钱谦益的态度还算热情,毕竟钱谦益可是内阁次辅,又是文官集团的领袖人物,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然而钱龙锡却是知道钱谦益是在打什么鬼主意的,所以见到钱谦益去接近朱由检之后,心中不禁十分担忧,可他上次拒绝帮助钱谦益已经闹得两人之间有些不愉快了,自然不好再去劝阻钱谦益。

虽然内阁的权力和势力很大,但是在大多数时候,还是谁的手里有刀,谁说了算的!

还有就是最后一种可能性了,那就是皇上没能活着回来,不管是皇上死于战场,还是被俘之后自杀,都没有区别,这样的结果虽然表面看其实对己方十分有利,但实际上恐怕却是个最糟糕的结果。

而且即便自己和朝中百官再怎么反对,估计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自己这边就算说再多什么“以大局为重”之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抵不过皇上的安危,对于营救皇上的事情是没有办法强行反对的。

对于徐光启这个坚定的拥护者来说,自然是喜讯,因而他第一个回过神来,满脸兴奋地高呼:“皇上神勇,大破敌军,真乃我大明之幸啊!”

而对于钱谦益他们来说则不然,因为他们知道,皇上若是得胜还朝,此一战便可帮他树立起极高的威信,有了武功的加持,皇权更强,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以后可就抬不起头来了!

之前他们百般劝谏和阻挠皇上御驾亲征,也就变成了愚昧无知和不识时务之举了!

钱谦益他们不是不知道皇上非要御驾亲征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通过战争来建立武功和威信,以此来加强皇权罢了,只不过他们之前没有任何人认为皇上有哪怕半点儿的胜算!

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大大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皇上不光能打赢建奴的部队,而且还能亲自阵斩敌将,这种情况简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要知道,打胜仗这种事也是要分情况的。

若是皇上只是御驾亲征,但实际上却没有直接参与战争,只是坐镇后方当个吉祥物的话,那么即便是打了胜仗,皇上最终所树立的威信,以及其对军队的影响力,都会是十分有限的,无非就是皇上找回了之前百官议论他吹牛之事的场子,脸上有光罢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