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不速之客  大明:长生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再者说,那建奴之八旗军,早已被我大明天师歼灭殆尽,只余下些残兵败卒而已,不足为虑!”

随即便从袖口掏出一个折子,双手高高地举过头顶,道:“此乃外臣的一些小小心意,还望徐大人能够笑纳!”

当然,对于新式战船的研发改造工作不能停止,大明现在确实无法造出更强大的战船,但是以后必须要造的出来才行,朱天启在战斗力方面的追求,永远不是势均力敌,而是要做到绝对碾压!

朱天启随后便下旨称赞了一番李邦华,以李邦华造船有功为由,加封他做了海防总督,除了之前李邦华做海防巡抚的时候负责的天津卫沿海海防工作,另外把登莱二州划归了李邦华的手下。

随后朱天启便让孙元化去按照商议好的方案去武装三艘战船去了,而钱龙锡,朱天启也给他安排了个新差事,让他回去准备复辽事宜,朝廷下一步便要大举进军,收复辽东!

但是徐光启认为,这金尚宪作为朝鲜的重臣,却隐姓埋名偷偷地来到京师拜访自己,想必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说,若是不见,又怕误了大事。

关于战船火力不足的问题,朱天启也没有太过忧心,毕竟现在他们所担心的火力不足问题,主要是火力不足以碾压泰西人,但是用来对付其他船只则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

金尚宪顿时无言以对,他就知道,此次自己前来大明求援,大明定然会以之前丁卯之役时,建奴逼迫朝廷议和,所签订的兄弟盟约一事问罪于己,可偏偏对于此事,他还真就是无言以对。

也要保证原有明军所用的那些小型战船的产能,毕竟现在明军水师打仗,还是靠船海战术,数量才是王道,绝对不能在无法通过大型战船形成绝对优势之前,把之前的数量优势也给丢了!

当然,造船是一方面,对水师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毕竟在战争中,尤其是古代战争中,兵员素质足以决定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决定战争的成败,所以既要重视武器装备,也要重视练兵。

九月底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悄悄来到了京师,此人在京师住下之后,便派人出去打听了一番朝廷现在的情况,随后便亲自前往了徐光启的府上拜访。

徐光启此时正在忙着处理关于新科举的事情,如今科举改革后的第一年新科举已经成功举办,接下来明年便要同时开展县考和府考两个级别的考试了,一些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只不过现在他手下的摊子大了,而且又添置了很多西式战船,李邦华也不得不开始让泰西人帮助自己练兵,除了教授明军水师驾驶这些泰西战船之外,也让泰西人教授明军水师的将士们一些泰西人的海战战法战术。

按理说,经由天启七年建奴征伐朝鲜,朝鲜与建奴议和,结下兄弟盟约之后,便已经单方面宣布结束了与大明的藩属关系,大明也因为朝鲜的背叛,也不再承认朝鲜是自己的藩属国,不再接受朝鲜的朝拜。

随着李邦华的升迁,登莱二州的水师和船只全都归到了他的手下,朱天启也再次给他投了一大笔银子,让他把造船厂进一步扩建了,登莱二州原来的造船厂也都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同时也大量招募了一批船匠,开始大举建造战船。

不过徐光启再往拜帖上的名字后面一看这个金尚宪对自己身份的标注,便顿时脸色就变了。

李邦华见识到了泰西战船的强大和优势之后,早就放下了心中对于泰西人的成见,故而他现在跟这些泰西人处得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甚至本人也时长与泰西船长一起探讨海战之事,互相进行海战推演,互相切磋,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受益颇丰的。

简单来说,就是海防巡抚加上了登莱巡抚,二职合并,称为海防总督。

还有一项令他比较头疼的事情则是关于府学教授们的教育培训似乎遇到的瓶颈,省考所涉及的知识量和难度实在是太高,至今都没有一个人可以通过考核,达到及格分的,更不要说达到百分之八十的分数,所以全国各地府学的教学工作依然没有开始开展。

金尚宪听了这话,倒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来,而是当即高呼了一声:“外臣隐姓埋名,偷渡至此,实属无奈之举,若是因此触怒上国天威,外臣甘愿受罚!然而即便如此,外臣也不得不冒险前来,只为挽救我朝鲜所面临之灭国之危矣!”

正在这时,门外的仆人把门房送来的拜帖给送了进来,禀告道:“老爷,府外有人求见,是个生面孔,门房说,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练兵之事倒是李邦华所擅长的,以前他做海防巡抚的时候,那海防营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士卒一个个也是训练有方的。

金尚宪进屋之后,压根儿都不敢抬头直视徐光启,而是进屋便赶忙行礼叩拜:“外臣金尚宪,拜见大明首辅徐大人!”

徐光启微微一愣,示意仆人把拜帖递上前来,虽然他如今身为内阁首辅,上门拜访和送礼的人确实很多,但是因为他本身比较廉洁,从不收礼也从不与人结党,故而久而久之,便已经很少有人前来登门拜访了,尤其是外地人!

故而徐光启还是有些奇怪这个外地人的身份的,他接过拜帖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让他十分陌生的名字——金尚宪!

就连一旁的钱龙锡也心中不禁暗暗感叹皇上聪睿非凡,既惊讶又敬佩,虽然他不太了解安装火炮的事情,但是皇上图纸画的十分清晰,令人一目了然,故而他还是能够听出来大体是怎么一回事的。

金尚宪沉默片刻,也只好俯身叩首恳求:“与建奴议和结盟之事,我朝鲜也实属无奈之举,还望大明可以体恤属国,不计前嫌,救属国于危亡!”

是否要原谅朝鲜之前对大明的背叛之举,不是徐光启可以决定的事情,所以要不要帮朝鲜,也不是徐光启可以做主的。

不过在此之前,徐光启还是打算先听金尚宪说一说,他刚刚所说的,朝鲜所面临的,来自建奴的亡国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