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7章 文坛盛会,魏明独秀  激荡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接下来魏明开始阅读梅琳达帮自己找来的纳丁·戈迪默的《陌生人的世界》等作品,最新的《七月的人民》只能去那家出版公司展位上看。

虽然刚刚魏明说了一些高大上的话,但梅琳达总觉得没有这么简单。

下午,展会大厅。

因为下午允许非专业人士进入书展,所以君特·格拉斯的见面会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围观群众,热闹非凡。

村上春树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32岁的村上春树刚刚步入文坛不久,他一边写小说还一边从事翻译工作,刚刚把菲茨杰拉德的《失却的三小时》翻译成了日文。

菲茨杰拉德听着很陌生,但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应该没人不知道。

作为一名文艺青年,村上春树带着朝圣的心态自费来到法兰克福。

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是他非常喜爱的作品,所以听说格拉斯要来,他也跑来凑热闹。

此时的君特·格拉斯其实已经宣布告别文坛,将来会专注雕刻和绘画,但他在德国文坛,欧洲文坛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卫浩世亲自攒局,来了好几位英美国家的知名作家。

魏明是一个也不认识,中国引进外国作品是有一定滞后性的,他可能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到这个时代流行的欧美文学,也可能已经看过他们的作品了,但作品和作者对不上号。

而他们多多少少听过mr.why的大名。

君特·格拉斯也对这个年轻的中国面孔产生了好奇,他先是耐着性子说完自己关于文学理念,以及为什么暂时离开文坛的演讲稿,等到了作家们自由交谈的环节,主持人先后介绍了其他作家,最后才轮到魏明。

听到他是来自中国的作家,格拉斯对他道:“两年前我刚刚陪妻子访问过的中国,还到过燕京,我的妻子是一名管风琴演奏家,受邀去表演。”

“是1979年吗?”

“是的,79年10月份,我记得是中国的国庆之后。”

“巧了,那时我刚到燕京,也刚刚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魏明用流利的英文对答如流,这首先就很吸引好感。

格拉斯问:“也是儿童文学吗,我听介绍你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

“不不不,是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我各种类型的作品都写,儿童文学、严肃文学、科幻文学甚至武侠小说。”

来自美国的约翰·欧文有些难以置信:“兄弟你才多大啊?”

英国的年轻作家马丁·艾米斯道:“好像二十出头,但确实著作等身,你没看今天的《图书交易报》吗,他带来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一天之内卖出了几十个版权,而且他还是一名出色的音乐人,我是你的乐迷,mr.why。”

魏明笑着对他表示了感谢,并回答了约翰·欧文:“写得多是因为看得多,想得多,身边的素材也足够多,不过最近感觉素材有些不够用了,所以得经常出来走走。”

“看来你的阅读量应该不错,那你看过《金平梅》吗?”君特·格拉斯问。

这个问题让台下懂英文的魏红脸色一红,这个老头真是没事找事,我哥一身正气,他读《春秋》的,怎么可能看过那种书呢!

“当然,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多得的瑰宝,我朋友那里还有一套清朝的插图版。”

见魏明这么说,而不是推三阻四欲语还休,格拉斯非常开心,这不是个常规中国人。

这部明朝奇书被翻译成英文叫做《金莲》,译者是英国的克莱门特·埃杰顿,这个版本在全球传播甚广,《金平梅》热度不逊于《红楼梦》,甚至因为足够简单和市井,传播度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所以君特·格拉斯不仅看过,而且创作《铁皮鼓》的时候在一些露骨描写上还受到过《金莲》的启发,当然也为他引来过一些争议。

魏明这次出国就想弄一套英译本的《金莲》,因为译者翻译这部小说的时候老舍先生正在伦敦教学,对克莱门特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他还特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献给我的朋友舒庆春”,并表示要是没有舒庆春的帮助,他根本不敢揽这个活儿。

这又是一个新鲜的翻译界冷知识,自己喜欢的小说和自己的喜欢的作者竟然还有这种缘分,魏明也是从叶老那里听到的,他和老舍是至交,不过老舍先生回国后可不敢宣扬这事,所以国人鲜有知道的。

本来是聊文学的,见魏明也看过,而且似乎研究颇深的样子,格拉斯直接扯到了《金莲》上,显然非常推崇此书。

魏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顺着他的话头聊起了中国明清小说的成就,也是希望能够引起在场外国出版人的注意,别光盯着四大名著和《金莲》了,也开发开发其他中华古典名著啊。

现在就连《聊斋志异》都没完整版的英译本,还是等十几二十年后闵福德揽下了这活儿。

“其实我最早成名的童话作品《天书奇谭》就取材自明朝时的一部古书《平妖传》,现在这部小说已经被企鹅出版社购入了英译授权,bbc也投资拍摄了同名动画片,也不知道是动画片更快,还是英文译本能更早面世。”

魏明不错过任何一个打广告的机会,也不知道bbc有没有派记者过来。

这场见面会的主角肯定是君特·格拉斯,但魏明怎么也能算是一个男二,戏份也不少,几位英美作家只能充当小配角和龙套。

魏明再次为自己的口语水平而暗喜,就是魏红有点不开心,大哥竟然真的看过那种书,他不会还做过那种事吧!

魏明的表现也给初入文坛的村上春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刻他几乎成了亚洲文学的代表。

遗憾的是自己之前竟然都不知道这个名字,看来自己对隔壁近邻的文学发展还是太疏忽了啊。

不过魏明的作品卖出了那么多英文和日文授权,很快自己就能看到他的作品了。

晚上魏明和梅琳达对了一下账,他又卖出了十来项版权,虽然不如第一天集中爆发,但搞不好依然能领跑书展。

到了书展第三天,麦克米伦出版社开始在七号馆为《狮子王》进行布置。

作为目前讲述非洲大地故事最畅销的作品,全球500万册销量的神作,魏明也得到了非洲出版人和作家的一致欢迎,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抗议南非归抗议南非,非洲的出版商也想赚钱啊。

而且卫浩世这个书展主席的出现也很好地拉近了魏明和非洲兄弟的心。

所以在表演了一番中非一家亲后,当天《狮子王》又接到了几家出版社的英文版、法文版、葡萄牙文、阿拉伯文订单,数量相当可观。

在这个过程中魏明大概记清了哪个国家使用哪种西方文字,从而能逆推出他们跟哪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过纠葛。

就在魏明跟非洲老铁觥筹交错,载歌载舞之际,在燕京国际机场,一队人马受到了机场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身穿成都动物园工作服的老魏、许淑芬盯着其他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铁笼子从飞机上弄了下来。

老魏心疼地赶紧过去跟钢蛋说几句话,给它加油打气许诺好吃的。

就在昨天,香港已经致电大陆,表示:热烈欢迎大熊猫莅临香港指导工作。

不过还没给钢蛋找到配对的媳妇儿,所以香港人民暂时只能先翘首以盼着。

为了方便熊猫之父魏解放同志的工作,四川方面决定先把钢蛋运到燕京,暂交燕京动物园收养。

和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外婆和大舅妈,她们是过来伺候许云云坐月子的,现在还没生,但也快了。

大熊猫下完飞机,人才能下,许淑芬等着跟母亲和大嫂回家,在成都住了近半个月,她早就想家了。

至于老魏,他肯定要去动物园看着钢蛋住下才行,谁知道燕京动物园有没有给钢蛋安排单间啊,谁知道本地大熊猫讲不讲礼貌,会不会欺负外地熊猫呢。

跟他一起负责运送钢蛋的成都动物园工作人员笑道:“魏叔你就放心吧,燕京的大熊猫那也是从咱们四川出来的,说的也是四川话,怎么能排挤老家熊呢。”

老魏反驳道:“你懂啥,有些熊玩意儿在首都待久了,就觉得自己是首都熊了,说话都是儿化音,看不起乡下穷亲戚也不稀奇,今天晚上我就不回家了,跟钢蛋儿对付一宿。”

老魏不回家,家里也没有儿女,不过许淑芬也有安排,母亲和大嫂一路上听说了好几次《妈妈再爱我一次》,还有那个“南龚樰北朱霖”,她们就想看看那个南龚樰是怎么让人哭的。

许淑芬大手一挥:“安排!”

结果看出事儿了,魏明外婆看完之后想到了自己那个生死不明的小女儿,从电影院一路哭到了家里,怎么劝都止不住。

许淑芬看的害怕,想来想去,最终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请问是小雪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