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0章 悲天悯人  大明第一国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刘自然不敢说话,马寻想去寧波的心思大家都清楚,他就是在那边出生的。

一行人在杭州游玩、停留,再次踏上了旅游的路程。

忽然间马寻笑了起来,路上出现了一群百姓,这些人气势汹汹,押著的居然是一个官员。

这就是明初政策特別有意思的地方之一了,別看歷史上有些朝代允许上访,或者是有相应的政策。

但是明朝是最特殊的,那就是朱元璋允许將犯法的官员绑了送到京城。

只要手持一本《大誥》,一路上访,就会畅通无阻。而一旦路上有官员阻拦,这些官员也要遭罪、受处罚。

明初的上访,可不只是登闻鼓,

马寻指了指前面的队伍,说道,“去仔细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大勇这个锦衣卫自然知道该办些什么,眼前这位徐国公不只是喜欢主持正义,也喜欢看热闹刘伯温忽然说道,“百姓若有冤屈能够呈送陛下自然最好,只是有些时候官员也不胜其扰。”

马寻稍微愣了下问道,“岳父,这是怎么说?”

刘伯温平静说道,“虽说大明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好的,只是也有些泼皮无赖。再者就是有些官吏,以此攻计同僚。”

一时间马寻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是他似乎也不算特別意外。

因为就算是再好的政策,总有人能用到歪门邪道上去,

朱元璋允许上访,確实出现了一些无赖或者刁民威胁、敲诈官员。而这也成为了一些官员攻击政敌的手段,不顺从就让百姓去绑了。

马寻仔细琢磨了一下,说道,“这倒也是,真要是胡乱绑人,这也不是好事。”

刘伯温继续说道,“风闻奏事你也是知道的,我思来想去这也不是很好。”

马寻再一琢磨,更加忍不住皱眉,“我也觉得有些言官可能过了些,道听途说就能直接奏事,

无需证据、无需担责。”

可是话又说回来,真要是掌握了一些证据才能弹劾,那些言官可能就不敢隨意弹劾了。

但是这样一点都不约束,明朝的言官迟早会变得和歷史上的中后期的言官一样,只管开喷、不管证据,言官成为党爭的工具。

刘伯温笑盈盈的看著马寻,“你就不打算因此劝諫陛下?”

“为时尚早。”马寻笑著开口,“现在时机尚且不成熟,大明刚刚定鼎天下不久,很多事情尚且需要陛下大刀阔斧去改一改。”

刘伯温有些好奇的问道,“哦,你说说有什么想法?你一向对朝政不感兴趣,我倒是可以帮忙参议,免得你惹出大事。”

马寻隨口说道,“税制可以改一改啊,咱们现在使用两税法,我总觉得有些不妥。”

两税法开始於唐代,一直都是这么延续下来的。

相比起以前的税制,这確实是有著极大的进步,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问题也不算少。

刘伯温好奇问道,“有哪里不妥了?”

马寻直截了当的说道,“土地兼併,赵宋未能解决土地兼併的事情,蒙元也未能解决。朝廷如今地多人少,尚且不需要担心,但是以后就难说了。”

一个王朝走向灭亡,土地兼併就是最为直观的问题了。

马寻继续说道,“再者就是一旦土地兼併,我担心税收不上来。”

刘伯温打量著马寻,笑著开口,“你爱读史书,倒是没有白读。”

“诚意伯,我舅舅可聪明著呢!”常茂不太乐意了,说道,“京城上下谁不知道就是皇后殿下和我舅舅读史读的最为透彻!”

你这小子还是闭嘴吧,我没那么大的能耐!

马寻指了指四周,对常茂、徐允恭说道,“你俩各带五人去转转,看看开春后百姓吃些什么。”

常茂和徐允恭立刻开始担心起来,难道又是“忆苦饭”。

这事情他俩清楚啊,此前跟著马寻送诸王回凤阳,没少跟著一起吃野菜、吃树叶,以及夹杂著糠的饃饃。

“如今青黄不接,浙江虽然富庶一些,只怕是百姓也难吃饱。”马寻就嘆气说道,“高產的粮食,谈何容易啊!”

张三丰开口了,“师弟,既然你悲天悯人,不如多做些事,毕竟你有这般权力和本事。”

马寻笑著开口说道,“我可不就是一直在做呢,只是一时难见成效罢了。”

要说马寻摆烂,那可就不一定了。

他可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一直在努力,想要让这个时代的人过的更好一些。

包括对於高层、政策的引导,其实也都是在努力,只不过有些时候看似没有特別直观的改变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