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长安时报》首刊,李承乾慎之又慎。
直至半月之后,將后续几刊內容准备得当,方决定发行首刊,共计一千五百份。
其售卖之地,选於两市与勛贵集中之地。
若一开始售予黔首匹夫,其不识字,虽有蒙学篇章,但让其无师自通,无疑痴人说梦,故此勛贵与识字商人必然是首选,当然若是有黔首乐意掏钱,李承乾欣然纳之。
为防止意外,李承乾不惜调动卫率兵士充当卖报之人,由李义府四人监管售卖。
西市开市鼓声响起。
几名训练有素郎君齐声喝道:“卖报!”
隨之將贴有时报木架推出,猛敲锣,砰砰作响。
市吏欲上前劝住,但观几人气度非凡,不是寻常之人,只能无视。
少顷,便围满人群。
识字之人看向木板时报,瞬息之间,呼吸急促,脸色微变,一胆大上前询问:“敢问郎君,此报作价几何?”
“五十文一张,將钱放於此处,自领时报。”
那人一愣,仅五十文?
此中价值千金,从僕身上取得一贯,瞬搁置於旁,自行数二十张。
“郎君,某欲求二十张。”
几名售卖之人终究是军汉,对客人稍显热情均不懂,只是略微頷首,端是一副爱买不买姿態。
那人卷取时报,揣於怀中,扬长而去。
“列队而购,不许爭抢,否则乱棍驱逐。”
由此人开了先例,后续识货之人,纷纷列队上前,推搡欲占得先机,仅半时辰便售卖一空,甚至几名外邦之人,一次性求购百张,见其如获至宝模样,一些不识字之人亦能明白此报价值,纷纷翘首以盼。
“郎君,可还有?”王姓商人终究迟了一步,已售卖一空。
两人抬起木板,余者拎起铜钱,作势离开,倒是一旁监管王俭笑道:“诸位,待某回去稟告,明日定能再取些来,静候便是。”
话音刚落,几人倒也不迟疑,转身便离去,留下王姓商人独自凌乱。
“几位郎君,那木板之上时报可否售予某,某欲出一百文。”
“郎君……”
……
东市故伎重演,几声锣声响起便聚满人群。
几名僧人对视一眼,低声细语,此报记载之法,若是用於刊印佛经,必能使佛门大盛。
另一侧道人若知僧人之念,必然道:无巧不成书,僧道竟有心有灵犀之感。
“某全要!”
“某亦全要!”
李义府望著两拨人,顿感莫名,隨之便觉不对劲,相对於王俭只欲卖报,李义府是有野望之人,若是一人全购,他人如何欣赏某之才华,断断不可。
“不可,一人至多只购十张,钱货两讫,便离开,不必围观,以耽误他人购买。”李义府断然拒绝提前收工之举。
僧道无奈摇头,隨之速交钱,捲起时报,瞬息之间,消失於人群中。
一时辰缓缓而逝,於李义府严格控制之下,时报亦是售卖一空。
几人抬起木板,於眾人错愕目光之中,消失於拐角之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