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刚至,一声沉闷的鼓声从校场中央散开,响彻整个大营——崔节帅的聚將鼓,这是节度使要点將发兵的信號。
点將台前,各营將士皆披坚执锐,眼神中尽皆是对战斗的渴望。
崔希逸犀甲肩吞披著边塞的晨曦,脸上两道旧伤疤在初日的映衬下愈发的威严沉俊。
“吐蕃犯我边疆,掠我钱粮,杀我百姓,半月前在大斗拔谷一役中,我们重挫吐蕃军的锐气,如今他们捲土重来,弟兄们,怎么办?”
“杀!杀!杀!”
杀声震天撼地,连校场上的沙尘都被震了起来。崔希逸一抬手,瞬间整个校场鸦雀无声,只有几只猎隼在上空盘旋。
兵曹参军上前一步,用雄浑的嗓音发布军令:
“左武卫长史郭子仪,领轻骑三千,重骑八百,三日內奔赴大斗拔穀穀口待命...”
“寧寇军校尉李光弼,领重甲步军五千,弓弩手一千,於十月十八在和戎城南侧七十里下寨...”
“翊麾校尉王猛,领斥候营五百军士並弓弩手三百,於十月十九清晨务必赶到和戎城...”
“陌刀营校尉李承岳...”兵曹在提到他的名字时,停顿了一下,扭头望向点將台中央,只见崔希逸点了点头——
“改敕和戎副將,划玉门军五百精兵,归入陌刀营,另统玉门军马步精兵各三千,於十月二十一驻守和戎城...”
“陌刀营队正章功绰、程由纪、刘侃,屡立战功,身先士卒,特进陌刀营旅帅...”
“末將领命!”
北风携著雨雪拍打著河西大营,大纛隨朔风猎猎作响,八百陌刀勇士及马步精兵已在辕门前集合完毕。
为首的章功绰等三人,手持精锻陌刀立於方阵之前,战马喷出阵阵白雾,马蹄“咔咔”叩响大营的土地。
李承岳將手中“龙脊”斜插苍穹,身后一面枣红色將旗,面上刺绣“李”字在晨日下泛出一抹金色。
“將军威武!”全体將士將手中兵刃高高举起,气势恢宏,亘冠三军。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开拔!”李承岳翻身上马,刀锋所指西北方的和戎城。
【这座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军镇,乃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冠军侯霍去病所筑。唐太宗时期,卫国公李靖对此城进行了补修。但歷经风沙的侵蚀,原本三十尺高的城墙已坍缩近半。】
待李承岳的玉门军顶著朔风衝进和戎城时,王猛已经在此搭筑城墙一天一夜了...
“猛哥,怎么样了...”李承岳见到王猛第一句便是询问城墙搭筑的进展。
王猛嘆了一口气,“一天一夜,就夯了一尺...”说话间,夯土城墙上正簌簌落下黄沙。
“这座城,原本是汉代屯兵之所在,太宗时,进行过补修,但是...”
王猛手中的陌刀突然捅进墙根,刀尖传来空洞迴响:“夯土芯只剩六尺厚,不及制式城墙三成!”
“现在补救已然来不及了,得想一个法子。”李承岳喃喃自语,独自在城墙上踱步...
“报——吐蕃前锋已至三十里外!”斥候飞马冲入和戎城时,李承岳正蹲在西南城墙的豁口处。
他抓起一把夯土,黄沙簌簌从指缝间漏下,露出里面断裂的芦苇束——这是典型的汉代“蒸土筑城”之法。
仅剩的夯土芯在百年西北风侵蚀下,生生被啃出三丈宽的缺口。
“我们是不是可以填塞...”程由纪看著残破不堪的城墙,头皮一阵发麻。
“用木柵填塞终究不是办法。”王猛用刀鞘敲了敲临时搭建的鹿角,木屑隨著震动簌簌飘落,“你们看看这,都不用攻城的器械,隨便给一脚,就塌了...”
“况且...”他的脸上沾著沙尘,手指在地形图上划出弧线:“西南城墙正对风蚀沟,吐蕃若用投石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