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陌刀十七式》  陌刀行:大唐最后的悲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二月初的疏勒河畔,祁连山的积雪初融。

李承岳站在赤金镇校场上,望著新铸的三千柄丈二陌刀在晨光中列成铁林——原计划的两千四百名陌刀手,也因武器的改良与参军人数的增加被扩展为三千人。

这些掺杂了于闐玄铁而锻造的利刃,刀身通体泛著青灰色冷光,刃口处隱约可见细密的流水纹——那是反覆摺叠锻打千次以上的证明。

“將军,昨日又有十七名新兵扭伤了腰。”

章功绰捧著名册匆匆赶来,甲冑上的铁片在寒风中叮噹作响,“如今能舞动丈二陌刀的老兵不足八百,照这个进度......”

李承岳手掌抚过刀柄上缠的氂牛皮条,粗糙的触感让他想起日前校场看到的场景:

五十名新兵列队挥刀,不过半刻钟便有人脱力,晕倒在地,更有数人因收势不及,险些误伤队友。

陌刀虽利,但重达三十八斤的兵刃对於普通军士而言,实在是难以招架,即便如陌刀营的老兵,一时之间,也深感力竭。

“取《太白阴经》来。”他转身步入军械库,铁砧上未冷的刀胚正泛著暗红。

兵书在青石案上摊开,泛黄的纸上记载著前朝陌刀战法:“持刀者需膂力过人,列阵如墙而进......”

可这些笼统的记述,对於眼下的困境毫无帮助。

戌时三刻,校场东南角的松明火把突然大亮。

李承岳解了铁甲,单衣持刀立於雪地,尝试將枪术中的【拦拿扎】化入陌刀招式:

只见他手持丈六“龙脊”,长刃破空横扫,刀风捲起地上积雪,却因重心偏移险些脱手。

他望著刀柄上缠绕的牛皮,突然想起《吴起兵法》中“顺其势而导其力”的批註。

次日卯时,大营传出阵阵惊呼。

二十名亲兵目瞪口呆地看著李承岳——倒拖陌刀在校场疾奔,刀尖在夯土地面犁出一条深沟。

“这...是要效仿汉代的鉤镰枪?”章功绰俯身抓起一把碎土,发现其中混著被斩断的草根——那是李承岳在试验拖刀斩马腿的技法。

二月二日寅时,疏勒河畔的胡杨林尚笼罩在晨雾中。

李承岳独自在河滩练刀,刀刃劈开河面的薄冰,惊起数只寒鸦。

当第七次旋身劈砍时,他忽觉腰腿发力与刀势走向浑然一体,八尺刀刃竟在空中划出半圆残影。

这个意外发现让他心头一颤,立即以刀代笔在沙地上勾画起来。

“此招可名【朔风回雪】。”

他望著沙地上的十七道刀痕喃喃自语。

从最基本的【祁连断云】到复杂的【玉门叠浪】,这些脱胎於西北地貌的招式,竟暗合《卫公兵法》中“因地制宜”的要义。

辰时正,大营响起连绵沉闷的鼓声。

三千陌刀手列阵校场,看著李承岳手持改良后的丈八陌刀——刀柄末端新增了三寸铜箍以调整重心,柄身缠绕的氂牛皮毛也改成螺旋纹路。

“看好了!”

李承岳吐气开声,陌刀自右上向左下斜劈,刀刃在晨光中拉出一道银弧,“第一式【祁连断云】,专砍敌人马腿!”话音未落,刀势陡然上挑转为直刺,“第二式【阳关贯日】,突骑近身时直取马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