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陌刀十七式》  陌刀行:大唐最后的悲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校场西侧,康怀恩的驼队正在卸货...

老者捧著新到的龟兹葡萄酒,却被场中景象惊得忘了拍开泥封——但见五百柄陌刀同时演练第七式【疏勒旋冰】,丈二长刃竟如灵蛇般迴旋护住周身,刀刃织成的光幕將漫天箭雨模擬物尽数击落。

“妙哉!”章功绰挥动令旗,三十名弩手立即更换包著石灰的练习箭。

隨著“第十三式【河西铁幕】”的口令,前三排陌刀手突然跪地横刀,后两排军士踏前半步斜举长刃,五排刀刃交错成四十五度斜角,石灰箭撞在刀网上纷纷炸开白雾。

暮色降临时,李承岳將十七式刀法绘成绢图。

图中不仅標註了“气沉涌泉”“力贯劳宫”等发力要诀,更在每式旁以小楷註明:“第四式【敦煌飞沙】需配合左右翼步军”“第九式【焉支连环】可衔接第十式【酒泉倒掛】对敌形成二次进攻”。

兵书匠连夜雕版时,发现某些招式旁竟有硃笔批註:“此式得自疏勒河冰裂之纹”。

三日后,陌刀营的训练已初见章法。

康怀恩站在望楼上,看见新兵们正在练习分解动作:二十人一组持木刀练习“第六式【金城揽月】”,专攻上三路的劈砍化作三动——“撤步蓄势”“拧腰送肩”“旋腕发力”。

几个陇右来的壮汉甚至发明了辅助器具:用绳索將陌刀悬於樑上,士卒可单独练习转腕动作而不必承受全重。

“报!有吐蕃一部前军已至狼嚎涧!”

二月十五的紧急军情打断了训练。

李承岳抚摸著新编的《陌刀十七式》,突然对章功绰笑道:“该让吐蕃人见识下'第十七式'了。”

当三千陌刀手列阵疏勒河谷时,朝阳正將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李承岳望著吐蕃铁骑捲起的烟尘,缓缓举起镶著铜箍的陌刀——这是专为第十七式【龙城飞將】设计的號令手势。

在他身后,五百名精选壮卒悄然调整了刀柄握持位置,这些人的陌刀末端暗藏三寸倒鉤,柘木柄內灌有铅块以增加配重。

河谷里的廝杀声持续了半个时辰。

当康怀恩带著疗伤药赶到时,只见疏勒河滩的砂石地已被血浸成紫褐色。

三十丈长的坡地上,七百多具吐蕃马尸以诡异的角度堆叠著——那是“第十一式【玉门叠浪】”造成的战果:五批次陌刀手轮番上前,每批只劈斩一刀便旋身后撤,生生用刀浪將骑兵逼入河湾死角。

“快看...赤轮央错的大纛!”章功绰突然指向山崖。

眾人抬头望去,但见大旗正从百丈悬崖缓缓滑落——旗杆断面光滑如镜,正是“第七式【疏勒旋冰】”全力劈斩的效果。

崖顶几个死里逃生的吐蕃兵,连比带划地向同伴描述:那唐军的陌刀手竟似雄鹰一般凌空飞旋,斩断旗杆后又迴旋落地——这是由於队友的合力托举,使进攻者身体飞跃,在空中呈旋转之姿。

当夜庆功宴上,李承岳將沾血的《陌刀谱》赠予康怀恩:“烦请老丈將此谱带往安西,高节度使的陌刀营或许用得上。”

老者翻开內页,看见某处夹著片龟兹乐谱,工尺谱旁赫然批註:“陌刀十七式节奏当如此曲,缓急相济方显杀机。”

每日拂晓,河谷中便会响起有节奏的金铁交鸣声——那是士卒们在练习新创的“合击阵”。

丈二陌刀的破空声与疏勒河涛声渐渐混成一片,偶尔路过的商队会发现,连河滩上的白鷺都学会了跟著刀势起落的节奏振翅...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见到《陌刀十七式》的当日,在大帐內踱步良久,提笔写下:“此谱当与《太白阴经》同列武库,非忠勇之士不可轻授。”

康怀恩携谱至安西时,高仙芝观【龙城飞將】式大笑:“昔年若得此谱,何须七征朅师!此子有如人中之龙凤!”遂命人在龟兹矿洞岩壁鐫刻十七式图谱,以供军士研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