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还掛在天空,扁都镇在阵阵梆子声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青石板路上蒸腾著豆汁儿铺的热气。
一队骑兵从將军府方向策马而来,为首的白马一骑绝尘,从缓缓打开的西门疾驰而出...
辰时二刻,李承岳座下“乌云盖雪”的蹄铁碾过臥鹰坡新冒头的苜蓿芽。
他下马观瞧,这处草场呈簸箕形展开,东侧岩壁可挡掠过祁连山的西北朔风,西侧则是一片坡状广袤的草场,坡底水流经冬不冻
“此地確实是一处天然的马场...”李承岳命三十骑丈量一下距离,自己则扭头与郭子仪交谈著,“河西十三处马场为何此地没有记录在册?”
春日的晨露沾湿了战袍下摆,郭子仪轻抚鬍鬚,慢慢说道:“此地离大斗拔谷仅五十里的距离,吐蕃游骑时常袭扰,因故当初朝廷並没有將此处划归监牧。”
看著远处正在丈量范围的三十骑,李承岳有些忧心忡忡:“子仪兄,若今在此地开闢草场,吐蕃兵再次来袭...岂不是...”
郭子仪眯著眼说道:“这一点尽可放心,大斗拔谷一役,论钦陵退兵至扎科口,即便骑兵奔袭,也需两日,和戎城贤弟的两千玉门军以及扁都镇我手中的四千精骑,足以应对!”
李承岳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忧虑,接下来郭子仪的一句话,让他的疑云尽消:“河西九军,除你的玉门军回到了驻地,尚有四军尽数驻扎在肃南县,就等著再度决战...”
“將军请看...”章功绰捧来一抔泥土,打断了二人的交谈,“这土质含砂,能保马掌不腐。坡顶那片红柳林,正可作马厩椽木。”
他说著从袖中取出一卷书册,“按《齐民要术》所记载,每匹马需要两亩草场,经过刚刚的丈量,此地可容一万...”
话音未落,西北方向忽然升起阵阵烟尘。
李承岳眯眼望去,只见三匹枣騮马率先开道,后面隱约跟著一眼望不到尾的马队。
马蹄声如闷雷一般掠过漫山草甸,直惊得一旁林中的飞鸟振翅。
“报——”郭子仪所派的探马此时回报,“稟大人,前方哨卡有龟兹商队路过,领队名唤胡孝儿,携大宛马一千二百匹,持凉州刺史府过所文书,据此不到二十里。”
“知道了——”
“大宛马乃朝廷严禁私贩之物,这些胡商倒有通天手段...”李承岳摩挲著腰间错金铜的带扣。
“待他们走近,我们看看是何情况!”郭子仪握著剑柄的左手略微紧了一些...
不消一个时辰,商队已至坡前。
“停下!来著何人?”章功绰大手一挥,率领三十骑立於坡下,逼停了龟兹商队。
胡孝儿身著粟特织锦袍,九环蹀躞带压著圆滚滚的大肚子,操著一口极为生硬的官话行礼:“將军容稟,我们是龟兹的贩马商队,有凉州刺史颁发的文书。”
说罢,便从怀中拿出过所文书,上面確有凉州刺史府的大印。
胡孝儿看到李承岳盯著后面的马匹,於是连忙解释道:“这批马都是康居大宛杂交三代,父系出自贰师城的汗血种,大人请观瞧...”语毕,便挥动手中的马鞭,后队中立即有一胡奴牵出一匹捲毛青驄马。
李承岳不动声色地走上前:这马肩高足有五尺,前胸肌肉如波浪起伏,最奇的是四蹄距毛浓密,正是大宛马渡流沙而不陷的特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