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陕西、山西两个灾害情况最严重的行省,十八州府每地至少要迁徙走五成的人口!
河南很独特,朱由检考虑再三,对於河南这个大明的赋税重地,做出南迁三成的人口这其实並不合理,河南其实將来的受灾情况並不比陕西要轻。
可能將来会更加恶劣,但是朱由检考虑的是,可以將河南百姓迁往北方,增加边外土地的屯民数量。
至於说为什么陕西和山西百姓不拉去迁民,而用河南人,这其实是考虑到农垦能力的不同,一直以来朱由检都有一个错觉,河南作为大明粮食赋税重地,人口並不算特別多,
但是粮產量非常夸张。
在元末时期,河南人口在诸省中排名垫底,但依旧比人口更多的山西,多於他两倍的陕西,粮產上的发展速度更快,並且很快成为明朝的粮食正税额重地。
这里可能有误区,毕竟这一点和黄河流域有关係,也可能因为黄河耕地面积更多的缘故,原因相当复杂。
另外朝廷还要迁徙的,是北直隶、贵州、江西、山东,江苏北部,大片州府的百姓,
都要抽调三成南下。
相比起朱由检,朱元璋和朱棣的几次大规模迁徙百姓都显得不算严苛了,崇禎帝是委任官员,调派官军,一定时间內,这些人都得被朝廷迁走。
之所以不能全部迁走百姓,原因非常简单,做不到。
南洋土地也不是无限的,把手里的空余土地分下去,南洋不够用。
难不成真得开闢澳洲土地吗?
澳洲倒是的確可行,作为新大陆来大规模迁民,除了钱多,倒是並无不可。
但这不能一而就,得办好澳洲的基础建设这些都要时间。
先迁徙百姓,不能叫几千万人饿死在这片土地上的情况下,朱由检还得减轻朝廷未来几年的长期压力。
只能是让这些百姓去南洋种地,朝廷寧可一路支持你们一天两顿饭,也不愿意將来每一年每一天供这些人吃饭。
从六月末开始,明朝开始大举迁民,有官兵巡视,严防死守,一旦发现有人闹事,反抗地方官更的敦促,就直接由官兵缉拿。
明军把闹事的人双手捆缚著拉到刑柱上,吊住胳膊一日时间,暴晒一日,风吹一夜,
饿上一整天。
人的双手还被捆缚吊住,等刑法去了,人被放下,整个人双手都能感觉废了一样,浑身都能虚脱上好半个月。
大明天兵以此来震镊百姓,基本上一次刑法之后,这种人就不敢再犯了。
但即便有官兵们一路跟隨,民间还是有不少胆大的敢於在饥民南下的过程中,去抢夺民財,使偷鸡摸狗的事情极其之多,还有人趁乱贱淫妇人,害人的性命。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官兵只能是抓到一个这样的,就斩首乃至腰斩,来进行威嚇,
事情传播出去,惹的民间百姓对此都不大满意,而指摘的对象也只能是朝廷。
此次迁民,民间反对的声音当然很多,但比较来看,官场上的爭端才更令人担忧。
北方数省的地方官员都很不满,迁徙这么多百姓,需要他们安抚百姓,下到乡镇去敦促里长、申首,挑选被迁走的人家。
朝廷不给钱,让他们靠著双脚迁走上千里地,到几个负责的山东北直隶港口去,说是怨气衝天都不为过。
地方文官们在古代百姓眼里头,也都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这些老爷们亲自下乡劝说,也是闹得人人难压心中愤怒。
反抗的村子不少,一直到这些官老爷第二回把官军引过来,这才完成將这些平头百姓拉走的任务。
朝廷有地方州府的人口数目黄册,该迁走多少人,委派下来的京官心中有数,地方官更是难做假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