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开个...(特別求追读、求票!)  梟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八百骑?”

雒阳城內一角,糜家小院,高渊与简雍迎回了孙乾。

对於面见何进的经过和结果,高渊已经推算过很多次,倒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情绪反应。

底层道理再简单不过。

何进是豪强屠户出身,之所以能一步步升迁到当今帝国权柄第一人的高位,主要还是靠著他那位同父异母的妹妹,何太后这层裙带关係。

而何太后能够在波诡云譎的后宫中一步一血的杀將出来,除了自己的肚子爭气,为刘宏生下一位皇子以外,其中张让、郭胜这两位大宦官也为此出了不少力。

两汉期间,尤其是东汉这一百多年里,士大夫集团最討厌的两大政治团体,一个是阉党,另一个就是外戚。

现在这两大团体搅和在一起,更是令天下士人深恶痛绝。

何进哪怕再蠢,也不至於一点眉目都看不出来。

所以他看似位极人臣,风光无限,实际上根本没人敢公开支持他,私下支持的也极少。

尤其是在这个世家集团主导天下舆论的大环境中,反阉党、反外戚几乎已经成为了天下“有识之士”最正確的共识。

所谓帝国大將军,不过只是一名孤家寡人罢了。

而且此时与汉灵帝刘宏在位之时,局势已然完全不同。

原本何进、何太后,与张让、郭胜属於互相扶持的盟友。但是灵帝死后,何太后亲生子刘辩继位,原本的双方同盟变成了大將军、新帝、中常侍张让,这三方关係。

之所以產生了这样的关係转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权力。

天下乃是天子的天下,天下间的所有权力,最终都是天子的权力。

昔日灵帝在位时,大家可以和睦相处,互为助力,瓜分的都是刘宏手中的权力。

灵帝去世后,天下间所有的权柄都落在了新帝刘辩的手上。何太后临朝称制,也同样將帝王权柄握在手中,虽无女皇之名,却有女皇之实。

到了这个时候,何进的那点权力,就相当於是从何太后与新帝刘辩手中抠出来的。

若只有这些,倒也算不得什么。毕竟二人有著一层血脉亲情的关係,何太后主持內宫,何进主持朝堂,二人完全可以互为依仗,联手帮助刘辩稳固皇位。

可就是扛不住有人一门心思搞事。

这个人就是袁绍。

这中间的关係就相当复杂了。

袁汤生四子,长子袁平早夭,致使原本的次子袁成,成为了实际的嫡长子。

嫡长子袁成英年早逝,二子袁逢,也就是袁基、袁绍、袁术的亲生父亲。三子,则是如今的当朝太傅袁隗。

袁绍自从过继给袁成,从原本的二房庶出子,摇身一变成了长房嫡子。便毅然走上了一条与整个袁氏家族都截然不同的道路。

袁绍过继之后,为名义上的父母守孝六年,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名望,最为被“清流”士子所推崇。

而袁隗、袁基这等袁氏族人,因为与当时的中常侍袁赦有族亲关係,结为盟友,內外勾结,为清流士子所不喜,因此被称为“浊流”。

两次“党錮之祸”,使得天下士人恨不得生啖十常侍之肉。

袁绍作为被清流推出来的“执牛耳”者,之所以委身何进门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藉助何进的力量,將整个阉党彻底剷除,最好引发阉党与外戚两虎相爭,將这两大派系一起剪灭,他好从中攫取无与伦比的巨大声望。

有了巨大的声望,他袁绍自然將比肩周公,令天下士人归心。

届时,汝南袁氏的那些遗產,对他来说便已经无足轻重。

甚至因为袁隗与中常侍袁赦的这层盟友关係,汝南袁氏反而有可能成为袁绍名声上的污点。

以至於之后袁绍孤身前往河北,將汝南留给袁术,也是情有可原了。

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何进、何太后、何苗、张让、袁绍、袁隗,这些人各自都有各自的算计,有些人即便是盟友关係,心思也並非尽数相同。

事实证明,袁绍確实成为了这场政治斗爭中最后的大贏家。

而另一个贏家,就是那位看似啥都没做,莫名其妙就顺利接收了袁隗、袁基死亡之后的家族遗產,伟大的仲氏皇帝,袁术,袁公路。

......

金矿就在东莱郡內,东莱就在青州境內,这些都搬不走。

早在高渊等人刚从朐县出发之时,青州就已经出现了不少流民,何进身为大將军,不可能没有接到相关消息。

近年来青州屡屡遭受各方侵袭,单靠东莱一地,无论如何也没法挡住青州黄巾的,更遑论还需要徵集足够的民夫开矿。

若是从相邻的冀州、徐州、兗州调集兵源、民夫、钱粮,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人家就不需要防备青州黄巾越境了?

算来算去,也只有扬州这一个地方,与东莱的距离也合適,又有足够的兵源、钱粮、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