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镇邮电所邮递员再次出现在顾家小院门口,脸上的表情带著前所未有的激动和敬畏。捏著信封的手不停颤抖,隱约可以看到,他手中信封材质似乎更考究一些,上面寄信人地址只写了“中科院数学所”六个字。
然而落款处,却是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三个大字——华xx!
邮递员用颤抖的双手,用最虔诚的姿势,將信递给了顾学文,口中结结巴巴地说道:“学……学文……这……这是华xx华老写给你的信!”
华xx华老,这个名字,对於八十年代的国人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他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是无数青少年崇拜的偶像,更是国家科学界的泰斗!
顾学文满脸惊讶的接过信,看著信封上那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心臟也控制不住狂跳起来。
他怎么也想不到,华老会给自己写信!
对他来说,这封信的分量,远比之前所有稿费、所有讚誉加起来都要重得多。
华老来信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开。
不到一个下午,吴建国、王卫东、陈实、赵阳等人都知道了,知道华老竟然亲自给顾学文写信,他们彻底失语。震惊、难以置信、甚至有一丝荒谬涌上心头。
“华……华老亲自给他写信?!”吴建国在办公室里失態地站了起来,手里的搪瓷缸子应声落地。
“我的天!这……这怎么可能?!华老怎么会知道一个镇里的初中生?!”市一中的王卫东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
“顾学文这是要上天啊!?”实验中学陈实和铁一中赵阳,除了震惊,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无力感。
他们知道,能得到华老亲自关注和写信鼓励的少年,未来的成就恐怕已经超出了他们想像。和这样的人物相比,他们之前开出的那些条件,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顾学文回到屋里,小心翼翼地拆开了这封意义非凡的信。
信纸是数学所的专用信笺,上面的字跡遒劲有力,带著学者的严谨和长者的关爱。
【顾学文同学:
见字如晤。
汝投寄《数学进展》之文稿《韦达跳跃初探》,编辑部已转交於我。阅后甚感欣慰。此法构思巧妙,运用基础工具解决特定难题,颇具创见,尤为难得的是出自汝一少年之手,足见汝於数学一道,確有天赋悟性。
学海无涯,天赋固然重要,然基础更为根本。望汝在今后能潜心向学,勿以小得而自满,需广泛涉猎,打牢代数、几何、分析之基础,方能於日后登堂入室,探寻数学之真諦。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此为治学之道。
国家明年或將重启选拔,遣优秀中学生组队,出征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此乃全球青少年数学竞技之最高舞台,亦是为国爭光之良机。以汝之才,若能勤勉不輟,砥礪三年,未来必可躋身国家队之列,与世界同儕一较高下。望汝能以此为志,不负韶华,不负所学。
少年强则国强。望汝勤奋努力,日后能为祖国数学事业贡献己力。
若学习中遇有疑难,可来信与我交流。
祝学业进步!
华xx
一九八四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