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为太子讲学  家师鬼谷子,人在秦时纵横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太子府,书房內。

庄渊考虑到两个小时也不算短了,便没有拖堂的打算。

来到椅子上坐下,庄渊拿起一块果脯塞进嘴里,说道:“行吧,那算术今天就到这里,接下来嘛……太子殿下若是有什么问题,儘管提问,我会儘量回答的。”

嗯,这绝不是因为他压根没有备课的原因。

太子增自然没有多想,他现在正欣喜若狂呢。

该死的算术!总算是结束了!

將面前该死的算术丟到一边,太子增仔细思考起要提问的问题。

能有机会接受名士的教导,机会难得自然不能隨意开口。

“先生,孤想知道,如何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呢?”

“哦,这是想学治国的道理啊!”庄渊微微一笑。

太子增拱手:“是,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嗯,要论强国之略,我想其要点在於『內夯根本,外顺大势,文武相济,形神皆备』。”

“何解?”

“所谓內夯根本,其一在於富民为先。”

“富民为先?”

“是,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无饥饉之忧,乃能专力耕战。商君变法,废井田而开阡陌,奖耕织而励蚕桑,遂使秦室仓廩充盈,民乐其业,此『务本而抑末』之效也;节用裕民,开源节流,轻赋薄役,使民有余力以养其生,蓄其志,如此则民富而国强,如水涨则舟自高。”

太子增点头,这个道理其实並不难懂,於是他问道:“先生,那其二呢?”

“其二曰:法令如绳,纲纪立威;以严刑峻法止奸邪,以赏罚分明激忠勇。然法非酷虐之具,贵在『一断於法,不避亲疏』,使豪强敛手,庶民知畏,国乃有威而不乱。然法不可独行,须辅以教化,如周公礼乐、齐尊儒学,德法相济,方成治世。”

“这……先生的意思是儒法並行?”太子增捕捉到了重点。

庄渊露出了讚许的目光,“不错,不过知道要做到,否则再好的理论都是空中楼阁。”

“学生谨记!”太子增面色肃然,“请先生继续教我。”

“嗯,其三曰:兵农合一,守正出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破夷夏之防,取长补短,此『师夷制夷』之先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强兵非徒恃甲冑之坚,更在【积粮训卒,择將任能】,如魏武卒之选、秦锐士之练,皆以精兵简政为本。然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墨家倡『非攻』,慎战而备守,方免穷兵黷武之祸。”

太子增听得十分认真入迷,旁边的少傅和中庶子等人也是奋笔疾书,將庄渊的言语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

虽然这些理论並非是具体的步骤计划,但却是非常明確的治国指导方针,绝对是万金难求的东西!

“其四曰:纳諫如流,贤者在位;治国之要,首在得人。魏文侯用李悝,齐桓任管仲,皆破除世禄,擢寒门於草泽,纳諍言於庙堂。故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无能则下。』若闭目塞听,如桀紂拒諫,虽有良策亦难施,终致社稷倾颓。”

“最后一条曰:因势利导,与时偕行;太公治齐,通鱼盐之利,兴工商之业,虽逆周礼而顺民心,终成东方大国。故治国不可拘泥古法,须『观天时,察地利,量人力』,若盘庚迁殷,皆因时变革,以应天道。昔商鞅云:『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变则通,通则久,此不易之理也。”

太子增听得如痴如醉,等到庄渊说完,他连忙问道:“只要能做到这五条,国家就能一直强盛不衰吗?”

庄渊呵呵一笑,教道:“国之势,如江河行地,非一力可逆。然欲其强,必以民为本、法为绳、兵为盾、贤为柱、变为机。內修德政以聚人心,外张实利以固根基,文武张弛,刚柔並济,则国虽处危殆,犹可转弱为强;若固步自封,纵有金城汤池,终难逃倾覆之祸。此歷代兴亡之鑑,不可不察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