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贾谊已年过甲,面对徵辟,他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而是將《讼晁公案》的上半赋送了过来。
眾人明白,他这还是想替晁错翻案,於是,便忽视了他,转而將鲁人申培请入京来,担任太中大夫,完善儒家礼制。
而事情开始不久,这些举措就受到了竇氏的阻挠。
竇氏当即施展手段,將赵綰、王臧纷纷下狱处死,而后又罢免了竇婴和田蚡的官职,那些改进的礼制也都被终止。
刘彻见状,只得韜光养晦,沉湎於微行和狩猎。
竇氏乃是他的祖母,他自然不能行悖逆之事,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字,熬。
既然无法推进政事,刘彻只能將目光放在其他地方。
此时张騫再次提议,希望能出使大月氏,劝说他们夹攻匈奴。
刘彻这回终於鬆了口,於是,张騫便开始筹备起使团的人选来。
这第一个人,自然便是吴彦。
“伯远近日可好?”
“自然是好的。”
“昨日陛下便应允我,答应由我为使,前往西域,劝说大月氏。”
虽然回到了长安,但吴彦还是习惯称呼张騫为兄长。“恭喜兄长,终於可以得偿所愿了。”
张騫反问道:“只是恭喜?伯远难道没有其他想说的吗?”
吴彦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兄长想让我隨你同行。”
“那西域诸国,语言各不相同,若是无你相助,我如何明白他们的意思?”
“可...”
“伯远这是在担忧什么?是不想冒险?”
“兄长未免也太小视我了,我若是怕冒险,岂会跟兄长北行出塞?”
“那就是怕家人担忧?”
“正...正是如此。”
“那正好,我此番正好去劝说令尊。”
“不必了兄长,我们家中的规矩不太一样,外人说再多也没用?”
“哦?为何?”
“此事说来话长,兄长放心,是去是留,我明日便会有答覆。”
张騫明白吴彦的性格,也不再强求,便告辞道:“那我明日便在家中敬候佳音。”
送走张騫之后,吴彦便找到了父亲吴楷,与他详细说了此事。
吴楷当然不捨得吴彦远赴万里之外,去什么西域。
可祖父曾说吴彦跟著张騫,必有一番成就,难道说的就是此事?
他拿不定主意,於是父子二人便来到祠堂,一起投掷筊杯,向吴矩祈祷。
吴矩自然是极力支持的。
张騫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
有吴彦的帮助,以及吴矩的认知,张騫此行必然能创造更辉煌的歷史,而吴家到时候也能跟著名垂青史。
和之前一样,他们投掷出来,依然是圣杯。
吴楷觉得奇怪,便以不去为由,又投掷了数遍,结果又都是哭杯。
如此,他才终於確认,吴矩是同意吴彦出行的。
吴楷这关过了,那剩下的就是周定君这边。
周定君只有吴彦一个孩子,听闻他要去万里之外的西域,自然不同意。
当夜,吴府上下都听见了吴楷和周定君的爭吵声。
吴彦也是心绪难平地睡了过去。
此时,吴矩也是选择首次对吴彦进行託梦。
【託梦时限三分钟】
人,好多人。
在吴彦的梦境中,吴矩看见了许多人。
他们围著吴彦,说著不同的语言,像是菜市场一般喧闹。
吴矩打了个响指,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梦境瞬间安静了下来。
吴彦很快便注意到了吴矩。
“高祖父!”
“你怎么知道是我?”
“父亲曾告诉过我,每到关键时刻,高祖父必然会託梦,指引儿孙方向。”
吴矩笑了笑。“你倒是机灵,我这次託梦,確实是要指引你。”
吴彦当即叩拜道:“请高祖父示下。”
“你应该和张騫一起去西域,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好机会。”
“名留青史?”
“正是,而且你也不必担忧安危,就算出了事,我也可以用仙术救治你,这点可以转告你的父母,让他们大可不必担心。”
吴矩接著便说到了重中之重。“最重要的一件事,你必须要记住,那就是这次出发,不能走河西走廊,那里都是匈奴人的地盘,若是冒然通过,必然会被匈奴俘虏。”
“可若是不走河西,那该走何处?难道要走羌人的地界?”
“正是。”
“可那里人跡罕至,没法耕种,也没有补给,而且听说人上去之后,还会受巫毒诅咒,只是跑几步便气喘吁吁,根本没法作战。”
“那可不是巫毒,而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
“嗯,这些说起来也要些时间,反正你们记得,不要直接进入羌地,要循序渐进,慢慢进入高原,不要贪一时之快,这样就会好很多。”
“彦谨记高祖父教诲。”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次时限差不多了,等下次到了西域,我再託梦於你。”
【託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