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县大王庄。
淳于北穿著一套白色的休閒服,戴著棕色的太阳镜,就像一个休閒度假的游客,走出熙熙攘攘的淄博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儘管不大,却很开阔,没有济南那样拥挤和混乱,梧桐浓密,广场安閒,快节奏的生活好像突然变成了慢板。
她几乎立刻就看见了一辆警车,已经等在了出站口不远处的梧桐树下,一个年轻的很帅气的小伙子,正在注视著淳于北。淳于北可以感觉到,小伙子还不能確定她是不是冰城来的女警察,或许他是被身材修长健美、装扮洒脱的淳于北所吸引吧。那不过分,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欣赏,原本就是女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你好。淳于北径直走到小伙子的眼前。小伙子闻言,先是露出惊慌之色,隨即羞涩一笑。淳于北喜欢男人偶尔羞涩的样子。
对不起,我竟然没看出来你是警察。小伙子很实在。山东人实在,与东北人相仿,只是多了几分礼数。
没关係,我也觉得自己不像个警察。淳于北很得体地宽慰小伙子。
我叫王冰,叫我小王吧,他们都这么叫,开始听了彆扭,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小王很开朗,也不觉得是在自己开自己的玩笑,很真诚。上了车,淳于北自我介绍后,小王说,最近局里都在忙一个绑架案,实在没有更合適的人来配合你,所以,由我全程陪著你在淄博的工作。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包括对我不满意的地方。
你们真是太客气了。淳于北微笑著回应。
应该的,全国警察都是一家人嘛!而且我还去过冰城呢。小王亲切地说道。
什么时候呢?
前年,我警校刚毕业,就参加了我们淄博第一起特大贩卖毒品案的侦破。
了不起,刚毕业就能上那样大的案子。
我也这么觉得。小王脸上洋溢著阳光般的笑容,显得更加自信了。
你对冰城的感觉怎么样?
我喜欢。小王嚮往地说,那条石头大街、索菲亚教堂、满街的欧式建筑,还有太阳岛,生活在冰城的人真的很幸福,很像生活在欧洲的什么地方一样。
淳于北看著无限神往的小王,感到了快乐的意义其实並不仅存在某一个层面,局外和局內,任何角度都可以绽放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幸福。比如对环境的感受。
从淄博到桓台,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山东的公路又格外地好,距离感便一下子短了许多。
我没来过淄博,她的区与区之间,好像都很远。淳于北问。
是,不是有人形容淄博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吗,指的就是距离。
山东,这片古老的大地,吸引著无数人对它每一寸土地,乃至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碎石,都怀有敬畏之心。淳于北感慨道。
那倒不全是。但还是小心地对待得好。小王说。
为什么呢?
说不定你一脚就踩碎了一件千年文物唄!
不至於吧。
往昔確实如此。而今,百姓们变得精明起来,刨地前总要先仔细翻检土壤,確认无宝后才肯动手。小王瞥了淳于北一眼,心中暗嘆,这一切皆因钱財所致。
那倒是,没钱不是万万不行的吗?
车辆驶入县城,一座巍峨挺立的纪念碑映入眼帘,其上鐫刻著『中国建筑之乡』几个大字,落款则是赫赫有名的彭真。
彭真就是桓台县人。也是清代大宰相、大诗人王渔阳的故里。我们要去的大王庄,曾经出过36个进士,72个举人。满街都是牌坊。小王讲解著。
所以说,到了圣人地,说话需噤声。淳于北感嘆道。
桓台县公安局在一条清净的小街里,青砖瓦舍,敦厚朴实,小王在路上就给他们打了电话,因此他们一进大院,就有几个人出来迎接。
寒暄过后,淳于北便直入主题,通报了发生在冰城的系列谋杀案,並將要找的人也一併通报。桓台县公安局局长高度重视,立即命令所有相关部门,立即展开工作,爭取在第一时间內找到该人。
由於时间已经下午,吃过饭,小王建议到大王庄住,一是那里离县城並不远,二是可以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进行简单的走访。淳于北对小同行的工作效率很满意,便立即驱车赶往大王庄。
大王庄距县城二十公里,虽然属乡间公路,可是,路面比一般的普通等级公路还要好。不到半小时的光景,他们便驶入了大王庄的地界。大王庄虽名为庄,实则已颇具小县城之风貌,店铺鳞次櫛比,商家络绎不绝,建筑多为气派的廡殿顶样式,多为三层小楼,鲜有五层以上的高楼林立。大王庄面积也很大,十几条街路,近万人口,尤其是时至黄昏时分,满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
他们住进派出所安排的镇宾馆,镇宾馆就在最繁华的街道上。淳于北住的房间正好面对著街道,站在窗前,可以將小镇尽收眼底。
淳于北简单梳洗后,小王已经在宾馆对面的餐馆点好菜。
四菜一汤,肉炒青笋,凉拌香椿,咸鸭蛋卷,蚝油香菇,苦瓜肉丝汤。色香味俱佳,荤素汤俱全,看著赏心悦目,嗅著食慾大增。
菜品由我隨意挑选,至於酒水,我可不敢马虎。深知你们冰城人对啤酒情有独钟,而山东本地又缺乏上佳的啤酒,故而我在淄博的超市里特意选购了你们冰城出產的啤酒,想必此刻已冰爽宜人。小王说著,服务员端著冒著凉气的啤酒过来,面对小王如此热忱周到的服务,淳于北推辞不得,只好欣然接受。
就著凉啤酒,淳于北感到格外的愜意,饭也吃得香甜,尤其是这里的香椿,其美味远超冰城的同类產品,令人讚不绝口。酒足饭饱,淳于北和小王便在街上散步。在一家茶馆前,他们停了下来,咱们进去看看吧。小王说。
茶馆布置简约,几张茶桌稀疏地散布著,几位客人悠然自得地坐著。茶馆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乾净利落,慈眉善目,招呼淳于北和小王坐下,问淳于北喝点什么茶。
绿茶吧。淳于北笑著说。你呢?淳于北问小王。
我也绿茶。
老太太的动作很熟练,转眼就把两杯盛在青瓷盖碗里绿盈盈的茶水端上来。
老人家,您在这住了多少年了。淳于北喝了口绿茶,茶很地道。
我生了就在这儿,63年嘍!老太太的牙口很好,嘎嘎地嗑著瓜子。
过去咱这没这些人吧?
可不。过去就是一条街,百十户人,连鸡鸭算上也不过千,没不认识的。现在可好,一个镇住著,不认识的多了,外来的人太多,方便啊。
哦!淳于北回应著,推算著30年前,老太太也就三十多岁,或许会认识林寡妇。
老人家,我跟您打听个人,看您知道不。
那你可找对人了,我比派出所的警察认识的人都多。
那是。您这茶馆客来客往的。小王微笑著把老太太迎到桌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