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8章 潜意识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548章 潜意识

南祝仁没有说话,只是摆出适合当下的表情。

一个儿子酝酿了许久的勇气,将自己溃烂的伤口重新撕开,向父母祈求彻底疗愈,然后却获得一个“我看不见你有伤啊”的回应。

这效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就看到来访者又笑了一下。不是那种想要通过肢体行为来缓解内心情绪的笑,而是某种发自内心的笑。

这个笑的内容很复杂,指向也很复杂。这笑似乎指向来访者他自己,又指向他诉说的故事,又或者指向某些其他的什么东西。

“我当时就是感觉……很荒谬吧。”来访者笑完之后又闭上眼睛摇了摇头,“我……真的平时不太会和父母交流这种东西,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了,结果得到的是这个反应。”

“我的那些准备啊、酝酿啊什么的,感觉一下子……我都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了。”

来访者深吸一口气:“其实我跟他们交流过的不只是这两件大的事情,还有一些小的事情,平时也尝试着用开玩笑的语气跟他们说过。”

“比如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想当兵但是没验上,所以他就在我小时候就用一些他不知道哪里整合出来的‘军训计划’来训练我。他会让我吊在单杠上,哪怕做不了引体向上也一直吊着,吊到手磨破了,就浸在冷水里止痛,然后继续吊,一次一个多小时,把单杠上弄得全是血。那大概是我小学时候发生的事……”

“我还跟他们说过一次,说我和别人打架了,但是我父亲一直教我与人为善,所以他就罚我做300个俯卧撑……”来访者笑了一下,“那时候我也是小学,我做了一个晚上,四五个小时吧。一开始十几个一组,累了就休息,再然后就是一两个一组地做,我父亲就在躺椅上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着我……”

来访者“啧”了一声,摇摇头。

他道:“我和他们说这些的时候,他们也都是说完全不记得,没有发生过。次数多了之后,有的时候我都会想是不是我脑子出了问题,我会想是不是我太偏执或者极端了?以至于自己看小说、看动画的时候把那些主人公的经历代入到我的身上了……”

南祝仁的心里凝实了一下。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也是好在……我父亲几次教训我的时候,场面是比较大的。我跟别人聊天求证的时候,他们都记得,所以我才知道我的脑子没问题……”

南祝仁略微松了一口气。

来访者又笑起来了,是那种“嗤嗤嗤”的笑。

最后一下笑完的时候,他的上扬的嘴角在脸上挂了很久没有变化,但是眼睛很快呆滞起来,又直直地看着前方。

南祝仁沉默了一会,是等待来访者消化情绪,也是在酝酿氛围。

在大约三个呼吸过后,等到来访者终于转过视线,重新和南祝仁开始对视了。

南祝仁道:“也就是说,你和你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谈论过你觉得不太好的童年的经历,对吗?”

来访者点头:“对?”

南祝仁又道:“在开启这些谈话的时候,你有预设过你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来访者张了张嘴,没说话。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的眼睛:“听起来,你每次和你父母的谈话,都可以算是不欢而散。但你又持续性地开始了很多次对话。”

“是不是意味着,其实你心里——起码是那个时候的心里——是希望获得他们某种意义上的‘道歉’;甚至更进一步,和他们的关系获得缓解,渴望得到一种亲子关系的好转?”

……

这算是一种【对峙】。

但和一般的寻找语言漏洞进行对峙不一样,眼下的这种技巧,在【精神分析】里面是更深层次的【潜意识呈现】。

通过来访者的表情、言语表达方式,将来访者潜藏在表层之下的东西挖掘出来。

让来访者和那个被隐藏起来的自己面对面。

就看到来访者拉了拉嘴角,似乎想要笑。但是他的嘴角在翘到一半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落下,没能够构成一个正常的“笑容”表情。

然后来访者又尝试了第二次、第三次。

在第四次想笑又笑不出来之后,来访者终于放弃了。

他长出了一口气道:“是的吧……”

“不,没有‘吧’。”

来访者稍微端正了一下坐姿,认真道:“是的。我是有渴望的。”

来访者看着南祝仁的眼睛:“说实话,哪个孩子不希望和爸爸妈妈相处得融洽呢……我上大学之后,有跟别人讨论家庭,才知道原来有的家里面孩子是不会挨打、挨骂的;”

“有的孩子是可以哭,而且哭的时候是会被哄着,被安慰的;”

“有的孩子是可以明确跟爸妈表示自己因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难受,甚至可以获得道歉的……”

来访者惆怅道:“我很羡慕。”

他脸上的表情尽数褪去,那些负面的情绪都消失不见,转而换成了一种无奈。

“我跟我的父母聊以前,我也不期望变得跟别人一样了,但至少……我是希望我自己能释怀吧。因为随着我越来越大,我父母感觉也变得平和了,尤其是我父亲——他开始学书法、学画画、学泡茶,跟我说话也都慢悠悠的。”

“我在外地上学,他隔三差五打电话过来会问我的情况。但是我跟他聊不起来,我心里一直有根刺,我也想把这根刺拔掉。”

“一开始我想着,如果他们……道歉,那我心里好受一点;之后又想,退一步吧,只要他们承认以前做过的事情,至少我也能心里舒服一些……”

看着来访者陷入沉默,南祝仁帮他补上了后面的话:“但是他们都没有做到?”

来访者点头:“不止以前的‘硬刺’没有拔出来,甚至现在的‘软刺’也越来越多。”

“有的时候在外面久了,我会忘掉以前的事情,就会像上班打卡一样给他们打电话,像是完成例行任务一样。我也试着分享一下生活,去模仿我在同学、朋友那里看到的正常一点的亲子关系。”

“但是我跟他们说坏事,他们就会说‘这些都不叫事情’,‘作为男孩子要坚强一点’,‘世界上有的是人比你更委屈,比你更苦’。”

“我跟他们说好事,他们就会让我不要太得意,总有人比我更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来访者耸耸肩:“就跟网上的那些段子一样吧——跟家人分享快乐,快乐会消失;跟家人分享不幸,不幸会加倍。”

南祝仁点头。

来访者【回避型依恋风格】最直接的根算是找到了。

他的心里是渴望父母的关怀的,而且这种渴望是持久的。

但是每次来访者企图把这种渴望展示出来,要求获得满足的时候,得到的却都是负面的反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