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8章 潜意识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种情况下,来访者那种不被满足的渴望会变得异常充盈,从‘要求’变成‘乞求’;在更长时间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之后,这种渴望就会断崖式地下滑。

简单说,就是——麻了。

这种状态会对来访者的社交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一般会形成两种后果:

——一种,可能是会形成【依赖型】,就是常见的乖乖女被黄毛骗走的案例。家里得不到温暖,外人的一点点善意就会让人如获至宝,进而飞蛾扑火。

——另一种,就是眼下来访者的【回避型】。来访者渴望和他人建立关系,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尝试会获得如同父母一样的负面反馈,于是逐渐封闭,社会关系极其单调,形成一种变异的“独立”。

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后者的“独立”往往会获得外界的正面评价,于是导致来访者根本意识不到这是种“问题”,进而让问题愈演愈烈。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伪装成“独立”的【回避】不是病症,但却是一种实打实的隐患。比如来访者这次被诈骗之后,就迅速地滑落到内心的深渊处。

如果不是遇到了南祝仁,说不定就会演变成某些极端的案例。

……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来访者也看着南祝仁。

就看到来访者摇了摇头:“不过现在,我觉得我对父亲是再没什么期望了的。”

南祝仁顺着来访者的话头问道:“为什么?”

来访者抿了抿嘴唇,转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喝下半杯。

不知道是刚刚说了太多而嘴巴发干,还是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让他本能地需要安抚。

就看到来访者在喝完水之后长处一口气道:“在我们最后一次谈话——就是针对我父亲拿刀想砍我、以及把我倒悬在河上的这两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情绪是有些失控的。”

来访者比划了一个手势:“我拍了桌子。”

“然后,我的母亲立刻就指责我,我不该这么和父亲说话。”

“而我的父亲……”

来访者顿了一下。

南祝仁为他接上话头:“他什么反应?”

来访者先笑了一下:“他说……”

“他说他把我养得很好。”

来访者随后笑得越来越大声,甚至控制不住开始拍沙发。

“老师,你敢信吗?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证据就是我现在还算是‘优秀’。”

“我从小到大成绩都可以,没有让他多义务教育之外的一分钱,比如学杂费什么的。”

“我当了兵,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

“我甚至现在考上了研究生,成了我们那个小村子学历最高的人,周围邻里都羡慕他。”

“他……都不觉得自己‘合格’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榜样爸爸’。”

南祝仁能够理解这话里面的荒谬。

就好像面对一个受伤的孩子,说种话的人第一反应不是贴创可贴,而是说“血流的多证明你生命力旺盛“。

“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来访者朝着南祝仁伸出一根手指头,“我甚至都有些共情那些小说里面为了反抗父母自甘堕落的配角——因为我变得越好,反而越能证明着他们是正确的,而我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是错误的。”

来访者依旧在笑,在瞪大了眼睛笑。

南祝仁没有说话,来访者现在的情绪到达了一个高点,需要释放。

同时,他也在心里默默地给之后自己要说的话在打草稿。

来访者说了这么多,问题已经呈现得相当直观了。

有自己长久以来的认知问题,也有自己童年的重大创伤经历,甚至连自己过去的潜意识都已经挖掘出来了。

更好的地方在于,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针对父母进行了一次反抗——他没有听父母的话,去参加了庭审。

在“渴望父母之爱”的潜意识逐渐消散之后,这是来访者在自身新的潜意识驱使下的反抗行为。

不,甚至可以说是“求生行为”都不为过。

南祝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来访者认识到这种无意识的行为,随后把这种意识在认知中固定下来。

南祝仁等待着来访者的笑容渐渐减弱,问道:“你还有什么关于父母的事情是现在能想到的吗?”

情绪的释放需要彻底。

来访者闭上眼睛想了两秒,摇头:“没有了。”

南祝仁点头:“那我们假设,如果现在要你去原谅自己的父母,去和他们多交流、多表达,你能做到吗?”

来访者没有犹豫,直接摇头:“我有想过……我毕竟是他们的孩子,还是独子,他们确实生我养我,我也有义务赡养他们。”

“我会履行我的义务,给他们养老送终。他们如果有情感的需求打电话过来,我也不会说不理他们,聊几句也聊几句。”

“但是,如果要我跟他们沟通感情、分享生活什么的……我做不到。”

来访者叹了一口气:“不过,虽然我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有的时候还是会……不舒服,老师你理解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我脑子想通了,但是还是有其他我控制不了的部分在难受,不让我做事情做得干脆。”

“今天来找您谈这个话题,也是想让您帮我分析一下,然后……让我不会难受了。”

南祝仁点头。

这样的话,目标就彻底明确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