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5章 西学东渐?东学将西渐!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士绅、读书人以及北直隶各界人士组成的考察团,在入了偌大的西山村之后,便是四散开来,各自去寻访他们想要探究的“秘密”。

实际上,正是因为西山没有城墙,西山村一直以来皆是半开放的状态,只不过西山乃是皇家重地,又有锦衣卫和乡勇的护卫,这里的小偷小摸地痞流氓,比之京城还要少上不少。

“学生想来,这西山更多的乃是其生产制度形式。”

人群里头,有一名头戴阳明巾的少年人,朝着身边深目高鼻的佛郎机人微微拱手说道。

“徐,你所说的生产关系,握并不是很明白。”

若是余象斗在场,一定会有些惊讶,因为此刻说话的佛郎机人,不正是昔日买下耶稣基督救世主琉璃像之人——传教士贾耐劳?

当时他费了整整五万两银子,让万历皇帝都小小震惊了一把。

徐光启年纪不到二十,前月来京城探亲,不巧便遇到了四处传教的贾耐劳,交谈之间便为其教义所吸引,虽说不打算信奉佛郎机之宗教,却跟贾耐劳结为了好友。

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此乃是《万历新报》上头的词语,贾先生不明白也是正常的,简单来说西山采取了跟外头完全不一样的生产模式。

百姓们依附于西山,为西山劳作,参与西山工坊内各类工作,为西山开垦田地,双方乃是一种雇佣关系。

西山与他们签订契约,并参照契约内容给予百姓们生活保障和庇护。”

“雇佣关系?”贾耐劳脸上露出惊讶,“我本以为只有欧洲才会有这种形式,没想到在贵国也会被大规模应用。”

徐光启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本来是没有的,不过这位张掌卫事发迹之后,一切便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贵国的皇帝会允许这种方式发生么?”贾耐劳颇为疑惑地样子,显然对于大明保守的政治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徐光启苦笑着说道:“若是从前的皇帝,定然是不会允许的,可今上却是大不相同。”

万历皇帝唯利是图,只要能够赚到银子,便无所顾忌的传言,他自然是不敢说的。

“在你们的知识分子中,看起来对于这位名为张的年轻高官,很是不满的样子。”

贾耐劳看着那成群结队的读书人,他适才可是在剧院里头,全程观看了这场闹剧。

徐光启颔首说道:“贾先生所料不错,张士元所行离经叛道,天下诸多读书人皆是有所非议的。”

老实说,即便是他徐光启自己,本就是出身于松江府,家中也是士人阶层,加之耳闻目染,对于张允修也是心存不满。

“我却不这么觉得。”

贾耐劳连连摇头说道。

“你们的保守思想有些顽固,这位名为张的年轻官员,跟我们欧洲许多科学家与思想家乃是有所类似的。”

徐光启似是不太认同的样子,笑着摇头。

“贾先生不太明白大明过往之历史,自然与我等想法不同。”

贾耐劳没有争辩,他眯起眼睛看向了远处那些遍布的工坊,还有山腰上头的各类建筑。

老实说,他对于这个售卖耶稣基督像的年轻人,一开始没有什么好感。

可在剧院里头,云里雾里听了对方的诸多言论之后,他竟跟这人有那么一些共鸣。

“实际上,在如今的欧洲,也有诸多保守之势力,诸如科学与宗教之争,教会几乎垄断了一切知识,在欧洲的普通人比之大明百姓还要愚昧困苦。

教会高层的想法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害怕普通人拥有知识,一方面又希望更多人能够成为博学忠诚的教士,这显然是矛盾的。”

“贾先生”徐光启神情有些意外,眼前这位可是个西洋和尚,他说这些话的意义,不亚于一名和尚在骂寺庙里头方丈迂腐一般。

贾耐劳脸上露出微笑说道:“徐,你当我为什么要遥远而来,前来大明之地,此地距离我的家乡遥远似在天边。”

徐光启礼貌点头:“明白。”

贾耐劳的眼神却渐渐变得复杂起来,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干净整洁的水泥地面。

从前,他前来大明的时候,自诩乃是带来文明和进步的教义。

毕竟就算是如今的大明,也需要时常寻佛郎机人购买火器。

经过多年的纷争,葡萄牙与西班牙相互依存,已然自诩为海上霸主。

可就是秉承着这的想法,他在西山看到的一切就让他更为震惊。

他脑袋里头又想起了,仍旧供奉在家中的耶稣受难琉璃像,还有那些源源不断送往欧洲的商品,以及各类层出不穷的发明。

最为关键的是,那位名为张士元的年轻官员,所在大明普通人面前提出的那些思想。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还有推崇普通人至上的民本思想,一时间竟然让贾耐劳有些共鸣。

生出这才是人类真正前进方向的想法。

两相对比之下,如今的葡萄牙与西班牙人,却显得迂腐邪恶唯利是图。

教会依旧是主导政治的核心力量,在遥远的欧洲,几乎不可能出现,让普通人享受帮助和惠泽的情况。

更不要说官方开设的学堂。

比起来,这里似乎更加开放包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贾耐劳若有所思的模样。

与此同时,徐光启的心思却也有些复杂,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贾先生,我们今日来,不就是为了探究其中道理和真相么?

学生想去西山的工坊看看,却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

对于张允修,他有些意见,可对于西山的杂学造诣,他却有着极大的兴趣!

西山兵仗工坊。

万历皇帝将一柄崭新的火绳枪举起来,对着不远处的假人,扣动了扳机。

“砰”地一声巨响,弹丸顿时飞了出去,假人背后的墙面上留下一个弹孔。

赵士桢眼疾手快,立马在背后扶住了万历皇帝,好赖他近来有所锻炼,不然皇帝这偌大的身躯还真支撑不起来。

万历皇帝差点摔了一个趔趄,脸上却显得十分痛快的模样,小眼睛绽放出光芒来,握着这一柄火绳枪爱不释手。

“这火绳枪果真发展迅速,赵常吉你使了什么手段,竟令这神器威力大增!”

万历皇帝十分兴奋的模样。

赵士桢连忙拱手解释说道:“启禀陛下,此铳之研制,非是下官一人之功,乃是受了张掌卫事之指导。”

他指着那火铳上头的个个部位一一解说起来。

“火绳铳传入我大明已然数十年之久,期间经过多次改良,却皆是没有这次来得厉害。

一为加设火门防护罩,防止风雨淋湿火药火绳。

二为改良火绳制材,采用亚麻、硫磺、沥青混合浸泡.

三为以熟铁打造增强韧性.以铁钻平整枪管镗孔.

四为定装纸筒弹药采取专门快速装填弹药药勺.”

赵士桢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可谓是如数家珍。

其实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比之以往大明小作坊形式制取火器的法子,西山采取更加统一规模化的方式,制作出来的火铳自然是大不相同。

万历皇帝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不过听明白了一个信息。

那便是这火铳就是牛逼!

他不免发出感慨说道:“赵爱卿乃是我大明肱骨之臣!若是有此神器,我大明北疆之患,可大大缓解!”

便连万历皇帝也知道,火器对于那些依赖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来说,乃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压下了北方俺答各大部族,可东北女真部又渐渐崛起,朝廷每年在其中要耗费多少钱粮!

纵使前方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将辽东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万历皇帝也不可能忽视北方这个大明一直以来的敌人。

“陛下谬赞了。”

赵士桢嘴上这样说,脸上还是露出喜悦之情。

“此间功劳乃是有张掌卫事指导,下官不敢有半点居功!”

赵士桢说得乃是实话,这火铳的研制本来就缓慢,每一处改进都需要无数次打造和琢磨,还需要通过实枪试验才能真正得出结论。

不知多少次,赵士桢陷入到瓶颈之中时候,便是张允修帮着出谋划策。

张允修看起来不懂工器,可却每每都能说中要害,正如他在那蒸汽机的研制之中一般。

万历皇帝心情极好,微微颔首说道。

“士元也是劳苦功高。”

他背着手十分悠闲地踱步。

“想来也是旗开得胜吧?”

赵士桢脸上还有着油污,笑着拱拱手说道。

“先生出手,自然是事半功倍,皆是为了大明做事。”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随即是将太监张诚给叫了过来,佯装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

“西山剧院里头,徐阁老与士元之讲会如何了?他二人谁赢谁输?”

张诚自是有派人前去打探,可面对皇帝的询问则是有些支支吾吾。

万历皇帝不悦说道:“何故如此吞吞吐吐?赢了便是赢了,输了便是输了,从实说来!”

张诚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

“张掌卫事确实是大获全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