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深夜详谈,重任在肩  四合院:神级工程师,发展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几天,他何止是反覆琢磨那些残缺的图纸资料。

他更是在脑子里,靠著【科技树系统】解锁的【基础冶金知识】,把现有的冶炼工艺流程,翻来覆去地推演、琢磨,把里头的毛病,找了个底朝天。

上辈子身为顶尖军工大拿的经验,跟这个时代落后的技术条件,在他脑中不断碰撞、融合,激盪出新的火。

他初步的判断是,“东风”钢之所以屡战屡败,除了苏联专家藏了一手关键技术没给透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就出在合金元素的精確配比出了大问题,还有热处理工艺的火候掌握,差了十万八千里!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毫釐之差,在特种钢材近乎变態的严苛標准下,会被无限放大,最终的结果,就是钢材性能的天壤之別。

“杨厂长,”李卫国终於打破了沉默,“关於合金元素的配比,特別是您刚才提到的那几种关键的微量元素,比如钨、鉬、钒,它们的加入量,还有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咱们是不是可以试试更精细的调整范围?”

“还有目前的热处理曲线,”他接著往下说,“咱们能不能別死抱著苏联专家给的那个大概方向不放?从更基础的金属晶相转变原理入手,重新计算,重新设计,爭取搞出更理想的马氏体或者贝氏体组织?”

李卫国没直接打包票,而是拋出了一连串更具针对性的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扎在现有工艺的软肋上,那份专业和深度,让杨爱国原本灰败的脸色,瞬间亮堂起来,透出了光!

这些,正是他们那个攻关小组,反反覆覆试验,却始终摸不著门道,找不准方向的癥结所在!刘总工他们不是没动过调整的心思,可大多是凭著老经验瞎摸索,缺了系统性的理论撑腰。

而李卫国,却能从最根本的材料学和冶金学原理出发,反向推演,寻求优化。

这绝对是一条全新的路子,一条直指问题核心的捷径!

“卫国……”杨爱国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你说得对!太对了!我们之前,確实是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了!”

“厂长,我会尽全力,爭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一个相对周全的改进方案来。”李卫国的语气依旧平静,但那份不容置喙的决心,谁都听得出来。

“不过,有些丑话,我也得说在前头。”他话锋一转,“就像您说的,咱们厂里眼下的设备精度和检测条件,实在太差。这对方案的精確验证和后续调整,会造成天大的麻烦。很多好的想法,很可能因为硬体跟不上,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这话,既是摆明了困难,也是在为接下来的工作,爭取最大的支持和权限。

“这些你不用操心!”杨爱国大手一挥,当场拍板,斩钉截铁。

“从现在起,『东风』项目攻关,你李卫国,有最高优先权!厂里最好的设备,你隨便挑著用!最好的材料,你优先拿去用!”

“技术科、炼钢车间、分析室,所有你需要的人手,隨时听你调遣,谁敢不配合,我擼了他!”

“要是厂里的设备实在不顶用,或者缺什么关键的检测仪器,我杨爱国豁出这张老脸不要,去市里,去部里,甚至去兄弟单位求爷爷告奶奶,我也给你弄来!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条件给你凑齐了!”

这一刻的杨爱国,就差把心掏出来给李卫国看了,他是真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

送走了杨爱国,小屋里又恢復了先前的寂静。

李卫国却再也睡不著了。

他重新点燃了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那些散乱的资料和写满符號的草稿纸,再次摊开。

杨厂长带来的压力,是泰山压顶,但同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脑海中,【科技树系统】的界面悄然浮现,【特种合金钢】、【精密热处理】这些相关的科技节点,竟微微泛起蓝光,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关键的指引在浮现。

他捏紧了手里的铅笔,在纸上飞快地写著,算著。

各种合金元素的化学符號,一张张复杂的相图曲线,一行行严谨的公式推导,不断从他的笔尖下流淌出来。

窗外,夜色浓稠得化不开,万籟俱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