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超越这个时代半个世纪的工业教育体系,在李卫国的脑海中最终定格。
……
当这份包含了详细课程体系、虚擬实验室建设方案和校企合作模式的报告,摆在国家最高领导的案头时,引起的震动,远超任何一项技术突破。
几天后,一纸命令下达到红星轧钢厂。
以轧钢厂为依託,建立国家第一所“產学研一体化”新型工业大学。
校名:红星工业大学。
首任校长:李卫国。
特聘教授:钱秉穹、孙德海……
钱秉穹和孙德海看著那份任命书,表情复杂。他们反对的每一个问题,李卫国都用一套他们无法理解、却又逻辑严密的方案,给出了完美的解答。
他们成了自己曾经反对的那个“怪物”的一部分。
……
红星工业大学的招生简章,像一颗炸弹,在全国范围內引爆。
不看出身,不看背景,只看能力。
无数被埋没在工厂、乡间的青年才俊,蜂拥而至。
更惊人的是,大学还开设了一个“少年班”,招收在数理化方面有超常天赋的少年。
棒梗,凭藉著他在市里拿下的那几个科技奖项,以及李卫国看似无意的推荐,被特批入学。
这个消息,让贾张氏彻底疯狂了。
她在四合院里摆了张桌子,把棒梗的录取通知书供在最中央,旁边还摆著棒梗之前得的那些奖状。
“看见没!我孙子!红星工业大学少年班!李工的关门弟子!”
她扯著嗓子,逢人就拉过去参观,唾沫横飞地讲解。
“什么叫因材施教?我跟你们说,就是要从小培养!我孙子三岁就能拆闹钟,五岁就懂伯努利原理!这就是天赋!”
许大茂端著饭碗凑过来,阴阳怪气地开口。
“哟,贾大妈成教育家了?您孙子这么厉害,是隨了您,还是隨了秦淮茹啊?”
院里的人都憋著笑。
贾张氏正要发作,她突然一拍大腿,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
“对!我得把我的成功经验推广出去!明儿个,我就在院里办个『升学经验交流会』!免费的!我教教大伙儿,怎么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樑!”
整个四合院,都笼罩在她魔性的“育儿讲座”预告之下。
……
深夜,李卫国独自一人,在刚刚落成的虚擬仿真中心,翻看著第一批学生的学习报告。
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速度,远超他的预期。他们能完美地完成虚擬实验室中的每一个操作,甚至能对现有的工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
一切都堪称完美。
但他的手指,却停留在了一份“创新设计”课程的作业上。
题目是:设计一款全新的家用电器。
交上来的几百份作业,无一例外,都是对现有產品的改良。
更高效的电风扇,更省电的收音机,更结实的自行车……
没有人,哪怕一个人,设计出像“洗衣机”那样,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
他们学会了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
却还没有学会,如何从无到有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