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软体的基石  四合院:神级工程师,发展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复杂的代码被转化成一个个流程图。工程师不需要学习晦涩的程式语言,只需要拖动代表不同功能的图形框,用线条连接起来,软体就能自动生成底层的代码。

【方案推演:引入“自然语言交互”(早期概念)……】

一个简单的指令输入框生成。工程师可以直接输入“画一个直径50毫米的齿轮”,系统就能自动调用对应的模块,完成设计。

一套完整的、將软体开发的门槛降低到极限的架构,在李卫国的脑海中最终定格。

……

当这份名为《关於“红星一號”工业软体平台架构的构想》的报告,摆在钱秉穹和孙德海面前时,两位老专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几天后,红星工业大学內,一个全新的机构掛牌成立。

“工业软体研究所”。

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一群从各个院系、甚至从少年班里挑选出来的,对数学和逻辑有著超常天赋的年轻人。

在李卫国的指导下,他们没有去啃那些天书般的代码,而是在一块黑板上,用画流程图的方式,开始了中国第一款自主cad软体的研发。

一个月后,原型诞生了。

在简陋的机房里,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在键盘上敲下指令,屏幕上的光標隨之移动,画出了一条直线,一个圆。然后,他输入一个“拉伸”指令,那个圆便在屏幕上“长”了起来,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圆柱。

整个机房,鸦雀无声。

下一秒,震天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这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这是中国工业在软体领域,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

食堂里,许大茂又找到了新的谈资,他端著饭盒,唾沫横飞。

“听说了吗?李卫国又在瞎折腾!不好好打螺丝,不好好炼钢,跑去搞什么『电脑程式』!对著个破电视机画画,那玩意儿能当饭吃?纯粹是搞洋玩意儿,譁眾取宠!”

他正说得起劲,厂里的广播突然响了。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国家工信部、国家科委联合下发文件,將我厂『红星一號』工业软体项目,列为国家最高优先级战略项目!即日起,成立专项资金,投入巨资支持研发,確保我国工业命脉自主可控……”

许大茂的声音戛然而止,端著饭盒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表情比吃了苍蝇还难看,在周围人憋著笑的注视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

深夜,李卫国独自一人,在机房里测试著“红星cad”的初代版本。

画一个齿轮,流畅。

画一个轴承,流畅。

他调出了“崑崙”发动机的全部零件数据,尝试將它们一次性导入软体,进行虚擬装配。

屏幕上的光標开始闪烁,移动变得迟滯。

代表著数万个零件的三维模型,在屏幕上艰难地、一帧一帧地加载著,仿佛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

最终,画面彻底卡死。

这台代表著时代最高算力的计算机,在处理真正的“工业巨兽”时,性能被瞬间压垮。

【系统检测到潜在性能瓶颈:超大规模数据串行处理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复杂工业系统模擬需求。】

这套软体有了骨架和血肉,但它的大脑,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李卫国的手指,轻轻拂过那片卡死的、代表著整个崑崙发动机的像素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