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深吸一口气,將手中那块气缸体轻轻放在台面最显眼的位置,然后侧身让开空间,指向檯面上那些形状各异却隱隱构成一个动力系统雏形的零件——小巧的曲轴带著精密的配重块,连杆连接著初步成型的活塞,还有那复杂的气门机构组件。
“杨厂长,李副厂长,”张凡的声音恢復了平静,却蕴含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利用工余时间和厂里废弃的边角料,参照一些国外的技术资料,尝试製作一台小型的单缸四衝程汽油发动机模型。目的就是验证技术,摸索我们自力更生製造这种核心部件的可能性!举报中所说的『赃物』,就是这些。”
他拿起那个刚刚完成拋光的气缸体,光滑的內壁在车间顶灯的照射下,反射出近乎镜面的光泽。
“核心部件气缸体,刚刚完成最后一道精磨工序。至於工具,”他拿起那把商城兑换的微雕刻刀,“是我个人购买,用於处理一些极其精密的细节,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守车间安全规范,从未影响本职工作!”
杨厂长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那个光滑得惊人的气缸体內壁上,瞳孔微微收缩。
他一步上前,完全无视了旁边脸色煞白的贾东旭和有些不知所措的孙大炮,伸出因常年工作而布满老茧和细微划痕的手指,极其小心地、带著一种近乎虔诚的谨慎,轻轻抚过那冰冷的金属內壁。
触感光滑如镜,细腻得超乎想像。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指纹的纹路在那近乎完美的平面上留下的细微摩擦。
这绝不是普通钳工能轻易达到的精度!他猛地抬头,眼神如同两道探照灯,灼灼地射向张凡,声音因为激动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这真是你手工做出来的?就凭这些......边角料?”
“是!”张凡回答得斩钉截铁。
“好!好小子!”杨厂长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振奋。
他一把抓起那个气缸体,像捧著稀世珍宝,对著车间顶灯仔细端详那完美的內壁反光,声音洪亮地迴荡在突然变得异常安静的车间里。
“这精度!这光洁度!老李,你来看看!这比我们大价钱进口的那些备件,一点不差!不,我看是更好!好样的张凡!你这是闷声干大事啊!”
李怀德副厂长也凑上前仔细看了看,眼中同样闪过惊异,但更多的是复杂的思量。他瞥了一眼旁边如遭雷击、面无人色的贾东旭,又看了看一脸激动的杨厂长,脸上迅速堆起笑容:
“哎呀!老杨说得对!这確实是了不起的钻研精神!张凡同志觉悟很高嘛!时刻想著为国家节省外匯!值得表扬!不过......”他话锋微转,目光扫过那些零件,“这毕竟还只是个模型,距离实用......”
“模型怎么了?”杨厂长眼睛一瞪,直接打断了李怀德的话,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亢奋,“模型就是第一步!是火种!这证明了思路的可行,证明了我们工人的智慧和潜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