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还有几个疑点,想亲自见一见刘光启大师,请他授业解惑。”
说话时,周正恆態度十分诚恳,眼睛更是透露出一丝火热,儼然有些迫不及待。
不止是他,其他工程师同样如此,期待和刘光启儘快见面。
王寿年见状,抿嘴轻笑一声,说道:
“周老,明天我就可以安排你们见面,但是有件事我得提前说清,省得惊著您。”
“什么事?”
“刘光启同志,也就是这个技术的提出人,今年只有二十三岁。”
“什……什么?”
一声惊呼,周正恆瞬间站起身,表情满是震惊。
“你是说,这种先进技术的提出人今年只有二十三岁?”
“是的,而且他还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周正恆瞪大眼睛,喉咙滚动一下,迟迟不敢接受这件事。
在场其他人也是,满脸的不敢相信。
这么年轻就能构思出这么先进的技术?
实在是太疯狂了,简直就是天纵奇才!
王寿年看到这一幕,欣慰的笑了笑。
能让一贯严肃的周正恆等人震惊成这样,足可见刘光启的厉害之处。
同时,他对此也表示理解。
当朱崇山和杨保国把计划书递上来那一刻,他和周正恆等人一样,也是不敢相信。
炼钢技术这么复杂,涉及到的方面何止百千,是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提出的吗?
但是,事实胜於雄辩,目前国內国外都没有这种技术,除了提出者刘光启以外还能有谁?
周正恆沉默一会,逐渐接受这个现实,感慨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种家能出现这么一位大才,是国家的幸运,尤其在这个关键节骨眼上,这样的大才越多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
“王部长,劳烦您儘快安排一下,我想见一见这位小同志,当面和他交流一番,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王寿年笑了笑,说道:
“周老,明天我就安排你们见面,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都可以和他交流,我相信光启同志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周正恆点点头,满心期待明天的见面。
隨后,王寿年和赵书记简单碰头商议一番,决定不再耽搁时间,即刻开展准备工作。
毕竟研发转炉炼钢生產线是一项极其庞大且复杂的工程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非常之多,刘光齐要求的支持件件都要儘可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