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所谓盛世,民安为基、民富为骨,方得国泰民安!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一袭洗得泛白却难掩清癯气质的青衫男子踏入府衙,李进垂首躬身,声音里带著书生特有的清朗:“草民李进,叩见晋王殿下。”

朱棡指尖摩挲著案头卷宗,头也未抬便淡声道:“李进,孤已看过你的履歷。从即日起,你便是扬州府知府。”

纵然早有心理准备,李进仍觉喉头一紧。

须知,扬州知府乃正四品要职,统辖一府三洲六县,堪称封疆大吏。

如此重任,竟这般轻易落於他这个无权无势的寒门书生头上?

“殿下谬讚,”李进强压心头震动,恭谨开口,“只怕学生才疏学浅,恐难担此重任。”

“你不愿?”朱棡忽然抬眸,目光如寒潭映雪,直刺入李进眼眸。

书生浑身一凛,忙低头避开那道锋芒:“非是不愿,实恐辜负殿下重託。”

朱棡合上卷宗,声线轻缓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势:“孤用人从不问诗书造诣,唯看是否心怀百姓。肯为黎民请命、谋福祉者,方为大才。”

他顿了顿,指节叩了叩桌案,“至於那些鱼肉乡里的贪官,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孤也必除之而后快。”

这既是对李进的期许,亦是暗藏锋芒的警示。

若李进能一心为民、不畏权贵,小小的扬州城自非仕途终点,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但若是李进忘了初心、鱼肉百姓,昔日扬州府衙里被锁拿的杨景清,便是李进明日的镜中影。

这便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从今日起,你李进身后有大明晋王为靠山。

只管安心为百姓办差,只要对得起“父母官”这三字,纵有千难万险,亦有晋王为你兜著!

李进浑身一震,便是正色躬身:“学生明白,请殿下放心。”

亦是今日的知遇之恩,埋下了一颗种子。

此后三十载,这颗种子在扬州的土地上深深扎根、破土而出,最终长成了敢触权贵逆鳞、甘冒生死之险的国之干臣——李进!

朱棡见李进郑重应下,指尖轻点桌面,將一本蓝绢封面的册子推至其面前:“此乃孤为扬州百姓梳理的生计之策,你需亲自主持施行。”

“扬州坐拥江河之利、竹林之盛,却仍有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说话间,朱棡的声音里带著隱怒,“这不该是陛下治下该有的景象,更非大明国策之本意。”

“所谓盛世,当以民安为基、民富为骨,方得国泰民安。”

“唯有让百姓兜里有粮、手中有银,这江山才能如磐石之固,盛世方能绵延不绝。”

册子翻开时,內里工整字跡跃然纸上,从竹器工坊的匠人招募,到漕运码头的货物流通,甚至连农户编竹器换粮的细帐都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朱棡望著李进眼底的震动,忽然想起昨日路过破落竹寮时,一个孩童攥著裂开的竹碗追著他跑,碗里盛著的野菜汤晃出星星点点的光。

“明日便去选地建工坊,缺人便从流民里挑,缺银子......”

朱棡顿了顿,目光扫过自己袖中露出的半块玉佩,“孤自会想办法,记住,每一文钱都要在刀刃上,若让孤发现有人敢贪墨剋扣——”

话音未落,李进已伏地叩首,额头蹭过青砖上的裂纹:“殿下放心,学生定当竭尽全力,让扬州百姓『户户有竹器,家家闻米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